贾宝玉为什么喜欢林黛玉而非薛宝钗?

如题所述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其实,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从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  “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宝玉应该是喜欢黛玉的。这是一种没有被社会污染的纯净的爱情。他想和黛玉结婚。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在最后宝玉疯魔的时候,他还是成了家族的傀儡,和宝钗成了婚。按照后四十回写的,那就是所有的男人都一样,有了新的就渐渐的忘记了旧的。虽然黛玉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变,但是已经退居二线了。后起的宝钗渐渐取代了宝玉对黛玉的相思。  先说说林黛玉,她美丽聪明,才华横溢,不仅外形是美的,内心更是美的。她能把普通的事物升华到一种崇高的境界,感受到普通人无法感受到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并用诗句表达出来,诗是用心、用灵魂写的,从黛玉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黛玉的为人。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再美的花,终究要一朝漂泊难寻觅,人生何尝又不是如此?“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美韶花去之何迅!美丽是短暂的,生命可否永远?对美的留恋和热爱,使黛玉不忍花自飘零水自流,她要使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似污浊陷泥渠”。她要用锦囊收拾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黛玉葬花人笑痴,恐怕同样出色的宝钗、探春之流也未能理解她的美好情怀,不能象她那样对生命那样热爱,深切的体会到人性的美,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所在。但是有一个人,那就是宝玉理解她,并支持她,只有宝玉听到黛玉葬花的悲歌才会坐在山坡上失声痛哭。黛玉不仅能感受到生命的可爱和宝贵,还能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黛玉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经常“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为了心事伤神,因为伤神而恼春。黛玉的阅历比不上宝玉,也许不能认识到整个社会的黑暗,但是她能从自身的感受中感觉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禁锢,特别是对女人的压迫。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能有如此高出流俗的性质见识真是难能可贵。在黛玉生活的大观园内由此等见识的人不多,恐怕黛玉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中也是凤毛麟角,只有宝玉的内心闪烁着和它同样的光芒,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和整个的社会是那样的不协调,和封建的伦理道德完全格格不入。他们都渴望美好的人生,都渴望人性的解放,可是他们的力量太弱小了,他们的光芒还不足以照亮整个社会,甚至小小的大观园都不能给他们一片自由挥洒的天空,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不为世容,百口嘲谤,万目睚呲,只能是一个对月长吁,一个临风洒泪了。可见黛玉和宝玉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他们灵魂的深处是默契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是自然的,走不到一起才是悲剧!   黛于是这本书的主角,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理想和追求。歌颂她是“世外仙妹寂寞林”对她充满了满腔的尊敬,这样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女子不会随随便便就会喜欢一个人的,像薛蟠、贾琏之流呆的日子再长也不会生情的。“满纸自恋题素怨,片言谁解素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从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的句子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她所期待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的如意郎君,更是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黛玉注重的是情,她要寻找的终身伴侣首先必须是个知己!这一点在第三十二回体现得尤为明显。   书中说到黛玉怕宝玉因麒麟的缘故同湘云也做出那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去宝玉房中探视,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之际。所惊者,她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情人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我纵为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落下泪珠。可见黛玉喜欢宝玉首先是因为宝玉是个知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