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雨果眼里的中国,是文明还是野蛮?

如题所述

雨果眼里的中国,是文明还是野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这个奇迹现在消失了。
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似乎获得胜利就可以当强盗了;两个胜利者把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所得对半分赃。……于是,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勾当。”
。”
法国作家雨果的这段著名控诉文章,写于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之后。这位法国作家,显然是为半殖民地的中国打抱不平。
然而,人们在赞扬雨果的“正义感”同时,却忽略了对他信中那句话的深究——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
雨果的这封信,原是写给朋友的私人信件。他的朋友是谁呢?就是侵略者的一个头领——英法联军巴特勒上尉。远征中国凯旋的巴特勒上尉本以为会得到同胞朋友的夸赞,结果却遭到雨果这个作家朋友的一通抢白。
信中雨果虽然颂扬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东方艺术的最高典范、把圆明园和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并列为艺术的“两种起源”,但他没有盛赞清政府比法国政府文明,也没有夸赞中国人比欧洲人更文明,显然,对于中国,那只是同情,是对弱者的怜悯,这位“中国的伟大朋友”,并不向往清朝人的生活。
如此看来,中国人对这位法国作家冠以“中国的伟大朋友”,就有点自作多情。
雨果并没有失去清醒的判断力。
毋庸置疑,英法对外侵略是野蛮的,但是在国内,正在实现人类新政的他们的文明程度,不是愚顽的清政府可以比肩的。
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北京等历史事件证明,即便发生了火烧圆明园事件,欧洲也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是野蛮人”这一成见。
不仅欧洲人当时有这样的成见,即便是近邻,也这么看中国。譬如明治维新的日本,有“近代教父”之称的福泽谕吉,也认为中国是个“未开化国家”,
对于“中国是野蛮国家”这一成见,还从“四个精神”方面做了解释。
其一,法治精神——实行古代专制,全无法律可据;
其二,科学精神——沉溺既深,不知科学为何物;
其三,尊严方面——屈辱而不知耻;
其四,人道方面——刑法残忍。对于中国的四个“野蛮特质”
,日本陆军大将板垣征四郎说得更不留情——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上加上了国家这一名称而已”。
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福泽认为中国野蛮,是因为中国缺乏内在文明。福泽鼓吹侵略中国,对于侵略中国这样的国家,福泽还从“道德”的角度做了说明。
一百部国际法不如几门大炮,几项友好亲善条约。不抵几筐弹药。大炮和火药并非用来实施已有的道德准则,他们是在没有道德的地方创造道德的工具。
福泽认定中国是个没有道德的国家,日本是要到中国,是用“大炮和炸药”,为这个野蛮国创造道德。
其实,不光是日本,就在先前的英法联军,对中国也有这般认识。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打不过他们,因为那场天敌之战的本质,是文明国对野蛮国的战争。
这看起来是个悖论,但如果按福泽的内外文明论区分,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虽然对于被侵略的国家人民来说,英国女王、日本天皇的形象都不是那般美好,但他们本国国民的心目中,却像天使、上帝一样。他们是国家荣耀和国民独立自由的象征。在他们的领导下,本国人沐浴在自由天堂,成为世界上最有尊严的公民。
中国皇帝在外国眼里,慷慨好客,但在国民心目中,恐惧多于敬仰。在皇帝面前,中国国民的尊严是件奢侈品。
冷静分析雨果之信的中心思想,那是对文明建筑的惋惜,不是对文明国家的同情,
如果文明是以内在区分的,那么当时中法两国,哪里有文明,哪里很野蛮。不言自明。对于“内在文明”这一点,中国人是不是更应该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