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时是正常人 刑事诉讼中 被告人犯神经病 怎么判了?

如题所述

  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属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就按正常人进行定罪量刑。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法院可能会采取宣判有罪但不予以执行刑罚。

理由如下:

刑法只对当时作出犯罪行为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进行追诉;
如果行为人在被追诉的过程中出现了身体状况,在侦查阶段、或者是审查起诉阶段,会准许取保候审,直至恢复,在审判阶段,就会准许延迟庭审,直至恢复。但是如果出现了像你所说的情况,丧失了行为能力,没了刑事责任能力,即使审判了也会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不会再给社会造成任何破坏。因此,法院可能会采取宣判有罪但不予以执行刑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05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期间患精神病而无受审能力的,应对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终止诉讼。患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治疗康复后,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公安机关重新立案,再依法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第3个回答  2013-11-04
一个人是否负刑事责任是以其在犯罪时的状态来认定的,所以会认定其有罪并可判刑,但在执行时可以对其保外就医,强制其进行治疗。
第4个回答  2013-11-04
那就要看从犯人被抓时和审判开始时相隔的时间,精神病需要长时间才能形成的。追答

除非犯人吃了危害精神的药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