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题所述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形式逐步多样,发挥交流的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时常是一幅忙碌的景象,然而学生在一节课上到底掌握了多少?学会了什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优化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为了迎合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或答非所问,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因此,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并合理、科学的运用。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才不会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生,关键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前提下, 注重研究、探索。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一,要活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第二,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面临着新课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效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有一条源源的小溪”,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教师如果知识功底深厚,即涉猎广泛,又有专长,既掌握扎实的经典知识,又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新成果,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乐园,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所渴望的睿智博学、风趣幽默的老师,才能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开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通过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开放形式的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合作能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现行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参与,加强交流合作与互动。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去学习。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2)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四、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没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观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在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我们主张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计算机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组合,以精、简为原则,突出教学主题,做到艺术性、教育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