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和桑菊饮这两方剂有什么区别?

都是治疗外感表证的,功效和作用也都差不多

桑菊饮与银翘散均用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味药,皆具疏风清热功用,均治外感风热证。但桑菊饮大多为辛凉之品,且以疏散风热,清宣肺热的桑叶、菊花为主要药物,并配伍肃降肺气的杏仁,故其肃肺止咳之力大,宜用治温病初起,表证较轻,邪热不甚,肺失清肃之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而银翘散有银花、竹叶,且银花、连翘用量较重,并配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辛散透表之品,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宜于温病初起,邪热较甚,偏重于卫表之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6
一个是清凉平剂一个是清凉宣剂,二者都可以用于风热感冒初起,但是桑菊尚可以润肺除热,银翘则功用更多,广泛的用于各种实热证的初起.比如外科,目科的一些热证. 银翘散 方剂主治 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属外感温邪,有肺卫症者。 方剂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表。 药理作用 ①解热作用《中医杂志》(1986;3:29):对2·4-二硝基酚所致的大鼠发热,本方有强而迅速的解热作用。注射发热剂后,对照鼠体温于30分钟内上升 1℃以上,2小时才逐渐恢复正常,而灌取银翘散袋泡剂10g/kg后,可完全抑制大鼠的发热反应,整个实验期间大鼠体温均保持于正常状态。银翘解毒片在倍量时也有一定解热效果。②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86;3:219):小鼠实验表明,本方不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对肝、脾、胸腺重量也无明显影响,但对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血球的吞噬能力及细胞内消化能力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本方能增强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对以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本方无论是煎剂、片剂及袋泡剂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对于天花粉所致小鼠及大鼠之皮肤被动过敏反应,以及天花粉所致小鼠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本方仅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用银翘散粗末治疗风热感冒1150例,凡感受风温湿热,温疫,冬温等邪气所引起的病,症见微恶风寒,发热,自汗,头痛,口渴或不渴而咳,脉浮数,舌苔白,属风热型者,均可用本方治疗,一般一剂后热度降低,2-4天可全愈,平均2.7天。 2.小儿肺炎: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肺炎25例,均于3-5天内痊愈。其中2天内退热者17例,4天内退热者8例;湿罗音于3天内消失者9例,5天内消失者16例;X线胸透者12例,病灶均在5天内消失。作者认为本方对屡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好的肺炎有一定疗效。 3.麻疹初期:用本方加减治疗55例麻疹,平均退热时间为7.0土0.24天,而用一般药物治疗的101例为8.41士0.22天。本方不仅退热快,且能使透疹过程顺利,其他症状的缓解消失也较快。 4.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运用银翘散治疗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的初起约100多例(其中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其初期共同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或口干,咽痛等,属外感湿邪,邪在肺卫者,用本方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桑菊饮 临床应用: 1.本方长于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均可加减运用。若痰稠难喀出者,以瓜蒌皮、浙贝母以清肺化痰;若痰中带血,可加白茅根、生藕节以凉血止血;若伤津口渴者,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若热邪较盛气粗而喘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胃之热。 2.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加牛蒡子、土牛膝可治急性扁桃体腺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