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土豆读后感王蒙1500

如题所述

上个学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学着写小说的开头,左思右想,抓耳挠腮的过了几天,突然看到了希望:“如果你在银河遥望七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朵。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银灰色。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温存之声时,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你不由在灿烂的天庭中落泪了,泪珠敲打着金钟般的花朵,发出错落有致的悦耳的回响,你为自己的前世曾悉心培育过这种花朵而感到欣慰。”简简单单的情景描述,却让我有了一种魂牵梦系的思念,那是天上人间不可回避的距离。
生长在城市里的我们根本没有见过土豆开花,也想象不到这个埋藏在地底下的“丑陋家伙”除了好吃之外还能有其他的意义,再说了,它会开花又怎么样?别急,听我慢慢的讲。
迟子建出生在漠河,黑龙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孕育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以出众的才华和辛勤的汗水,铸造出享誉全国蜚声世界的文艺精品。
她显然比我们更了解那片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土地,也被那片土地上淳朴的人们感动着。故事讲的是一对勤劳的种土豆的农家夫妇,丈夫秦山的一场病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妻子李爱杰陪丈夫去城里治病,一心一意的照顾着他。丈夫却心疼妻子,偷偷的从医院溜回家,最终死在家人的怀抱中。
故事是简单的,也没有什么大波折。每个人都曾经生过病,也曾经照顾过生病的亲人。每个人都会面临着死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自己最亲爱的人。然而,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无法回避的,采取的态度却是不一样的。
“秦山咳嗽累了便迷迷糊糊睡着了。李爱杰担心秦山,第二天早早就醒了。她将头侧向秦山,便发现了秦山枕头上的一摊血。她吓了一跳,想推醒秦山让他看,又一想吐血不是好事,让秦山知道了,不是糟上加糟吗?所以她轻轻拈起秦山的头,将他的枕头撤下,将自己的枕头垫上去。”迟子建是一个很善于心理描写的作家,然而所谓的心理描写并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别人他在想什么,而是通过一些小动作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秦山和李爱杰的爱并不在于每天都挂在嘴上的“我爱你!”有时候,语言是可以让人很直白的了解自己的爱恋,有时候,却显的过于肤浅。爱一个人,并不是只有“爱”这个字才能表达的。迟子建认为小说最终的好是朴素——语言、意境、用词、生活态度,乃至人格,朴素是最高境界。朴素还是生活化的反映。
李爱杰插言道:“您别逗引我们家秦山了,卖土豆那些钱要是能买回五十匹马来,他早就领回一个大姑娘填房了。”
秦山气喘吁吁地说:“咱可没有填房纳妾的念头,咱又不是地主。”
李爱杰追问道:“真要是地主呢?”
“那也只娶你一个,咱喜欢正宫娘娘。”秦山吐了一口痰说,“等我哪天死了,你用卖土豆的钱招一个漂亮小伙入赘,保你享福。”李爱杰便因为这无端的玩笑灰了脸,差点落泪了。
迟子建曾经写过一本叫做《北极村童话》的小说,但是她的小说并不是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也不可能完美的那么不真实。在医院里结识的王秋萍夫妇就没有那么温存,丈夫因为生病总是会那妻子出气,而妻子一边担心他的病,一边又无法忍受他的折磨。没有对比就没有差别,这样的叙述让秦山夫妇的爱更难得,同时也让人担心王秋萍接下来的日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故事里有日常生活的平庸乏味,也有普通人的悲欢喜乐。在他们卑微的一生中体现出人性的美好与日常生活所包涵的忧伤与困苦。迟子建对这样的人物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与理解,仿佛是为了逝去的平淡生活而写成的一首忧伤挽歌。在她的细腻笔墨中,生活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只是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的乡土风情,而且内中还杂带着一种难言的忧伤。
也许迟子建天性喜静,大部分时间在写作、阅读和散步中度过。她喜欢优雅、闲适、和自然亲近。不喜欢大都市,觉得城市的热闹只是表面的五光十色,反而边远的小村庄,生活更本真、更富趣味些。所以,在她的文章里随处可见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即使对于死亡也是这样的。我们在葬礼上看到的往往是黑压压的一片,然而在秦山的葬礼上,我们却看到了李爱杰穿上了艳丽的旗袍。不是因为她不哀悼秦山,只是因为秦山喜欢看她穿旗袍的样子。在爱的面前,那些所谓礼节都显得那么暗淡无光。
由于天寒地冻,在这个季节死去的人的墓穴都不可能挖得太深,所以覆盖棺材光靠那点冻土是无济于事的。人们一般都去拉一马车煤渣来盖坟,待到春暖花开了再培新土。当葬礼主持差人去拉煤渣的时候,李爱杰突然阻拦道:“秦山不喜欢煤渣。”
葬礼主持以为她哀思深重,正要好言劝导,她忽然从仓房里拎出几条麻袋走向菜窖口,打开窖门,吩咐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往麻袋里装土豆吧。”
土豆是他们的命根子啊!秦山是那么的喜欢土豆。
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读到这里,故事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最近同学们特别喜欢看韩剧,为里面的生死离别而哭的淅沥哗啦的,每当我看到朋友们这样的总有点不可理解,那种哭泣只是人们看到他人哭才牵动的。看完《亲亲土豆》之后,我却忍不住的流泪了。失声痛苦的描写可能会有很大的听觉冲突,然而停留的时间却很短。她并没有写太多的悲惨场面,甚至没有哭的叙述,也没有告诉你主人公有多么的难受。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还跟我的脚呀?”就写出了动人的依恋。作为作者的她曾经拥有过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也在最幸福的时刻遭遇了深爱的人的不幸离去,这无疑是最致命的悲痛。在迟子建朴实的文字后面,蕴藏着巨大的情感与浪漫。在《春天最深切的怀念》里,她字字泣血地悼念亡夫,却又决不仅仅沉浸在悲痛里,她把这种悲痛化作了一种更绵长的爱,化作了一种默默的深切的怀念。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啊!
我想,不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可能很少关注迟子建的文章。由于迟子建的父亲非常喜爱三国时期一个名曹植又名曹子建的文学家,所以给她起名迟子建。当时父亲可能没有想到,在女儿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这个名字会成为激励她顽强奋斗、不甘平庸的动力,让她功成名就吧?以前读的作品多半是男性作家,在现今的文坛,女性作家也开始崭露头角。我没有性别歧视,也并不是想将作家划成三六九等。但是,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
1984年,迟子建在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中文系毕业,返回家乡塔河永安小学任教师,后来又在塔河二中任高考辅导班的语文老师。以后被大兴安岭师范学校招回,任中文系教师。1985年,她参加了省作协在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乡呼兰县举办的一期小说创作班,将她的小说《北极村童话》,拿给当时授课的《人民文学》编辑朱伟求教,被朱伟慧眼相中。这是她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时刻,也是生命重要的转折点。
从此,幸运之神开始降临在勤奋执著的迟子建身上,她才思如泉涌,陆续发表了颇有影响力的《沉睡的大固其固》、《向着白夜前进》、《论谦卑》、《女人的手》、《灯祭》、《那丢失的……》、《必要的丧失》、《白银那》、《北国一片苍茫》、《朋友们来看雪吧》、《青春如歌的正午》《逝川》《秧歌 》、《原野上的羊群》、《树下》、《晨钟响彻黄昏》、《疯人院里的小磨盘》、《清水洗尘》、《女人与花朵》、《女人的手》、《伪满洲国》、《伤怀之美》等文学作品,作品集20多部,计700多万字。她的作品多次荣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并在国外出版发行。其中小说《白银那》在2000年拍成同名电影。
她的成长故事也是其他作家所经历过的,但是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却是不同的。在男性作家不停的去拨开过去的伤痕展示给世人看的时候,她却静静的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也许,女性的观察更加细腻,独特,她的文字就象一条静静的河流,无声无息地流进了人们的心田。

(对不起啊,这篇不是原创,也不知是否符你的要求 参考:http://xiaxia-may.blog.sohu.com/8787082.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31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17
你的这个不对,我们需要王蒙的
第3个回答  2014-08-09
不不不不不不会会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