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由来

如题所述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产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视,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8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代表性的字体:真、草、隶、篆,四大类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应该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书法也萌芽和形成了。书法艺术的成熟是在汉代。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毛笔、纸张的改良,为书法艺术的成熟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的繁荣使上层贵族有充分的时间从事书法活动。所以,至东汉末年,书法已开始脱离实用而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对象,并出现了为人们崇拜的书法家和最初的书法理论著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30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第4个回答  2010-11-28
应该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书法也萌芽和形成了。书法艺术的成熟是在汉代。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毛笔、纸张的改良,为书法艺术的成熟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的繁荣使上层贵族有充分的时间从事书法活动。所以,至东汉末年,书法已开始脱离实用而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对象,并出现了为人们崇拜的书法家和最初的书法理论著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