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众生皆有佛性 什么是佛性?

不带感情的欲本性的欲最纯粹的欲正直的欲 是佛性吗?
我在学习东西的时候想着玩游戏 于是我就感受了一下这种玩的欲望 我就在想 我纯粹为玩的欲而玩 或纯粹为学习而学习 纯粹的做任何一件事情 不带感情 这是佛性吗? 请专业一点的人士指点迷津 或者有更好的关于这方面知识的网站论坛等等 写下来 希望对我有所帮助

佛性,也可以翻译成如来、法性、觉性,原指诸佛的本性,后发展成为证身成佛的可能性、因性、佛性种子,意思是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本性。法藏认为:“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所谓佛性,就是众生成佛的原因种子,是对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所做的保证。

 扩展资料: 

《大乘玄论》卷三称:“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其实就是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真如就是第八识所显性,离八识好比锋利离刀无所谓锋利,识就是心,所谓明心,就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

佛性是大般涅槃经讲的,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十住位菩萨了了见性,这里的佛性是在开悟亲证如来藏之后,眼见如来藏在山河大地上的起用运作,成就世界身心如幻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佛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6

佛性:佛教术语。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 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

众生皆有佛性,是说众生本来就具有见识自我本性的最简单、纯洁的觉察心,是指本来的心性,由于有这样的心,才说具有觉悟和反省的能力,最初的本觉具有最简单纯朴的种子,未经任何外物干扰和诱惑。而经过时间过程中各种外界生活的影响。

自己思维上的妄念逐渐掩盖了对事物直接的理解,反而是以各种“执取”来分别,因此才产生了我们的各种烦恼。佛性的觉察来源于自我的控制和把握,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以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认识来分析和处置外界一切事务,保持内心意识的稳定和平和安祥。

从主动意义说,是内心的寻查看护;从被动意义说,是对正见正思维的遵守和奉行。如果从正见出发,就不存在依从欲望、随顺欲望而去行事的可能。而是清楚地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知道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做,应该怎么做。知道哪些事情是有意义的,知道哪些是无意义的。

所以不是随自己的欲望念想而任意去做。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嗅到只是嗅到,味觉也只是味觉,触只是感受,起心动念也只是觉察而不执著寻找,一切六根所受不在心中造作出任何分别判断、取舍意愿,也就是说不制造“自我”。这样就不会产生烦恼。

无论什么时候,心的思维只限制在需要的时候,该停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动。即不是静如止水,也不是动如波涛,如同水的流动一样,自然、随顺,不去刻意的控制,不执著于任何意念,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这样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相关记录:

1.《 佛学大词典 》

梵语buddha-dha^tu 或buddha-gotra。又作 如来性、觉性。即 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据北本涅盘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盘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3.《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盘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扩展资料:

佛性是佛的性德,人的佛性,即人类特性中,可以引发而向佛的可能性。说人有佛性,如说木中有火性一样,并非木中已有了火光与热力的发射出来。据人而说,人性当然还不是佛性,不过可能发展成佛的性德而已。修菩萨行而成佛,如开花而结果。

不过,众生与人性中,含有一分迷昧的、不净的、系缚的,以迷执的情识为本,所以虽有菩萨性佛性的可能,而还是不能彻底。如现在人的“智”、“识”是提高了,社会制度,也有好的创立,但坏的也跟着来。人性中,常是好的坏的同时发展,这是人还不能摆脱情识为主导的本质。

佛法,转染成净,转识为智,要从智本的立场,使一切获得良好的增进。人类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而趋向于佛性的完成。大师的“人成即佛成”,即是“即人成佛”人的学佛法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8
众生皆有佛性,是说众生本来就具有见识自我本性的最简单、纯洁的觉察心,是指本来的心性,由于有这样的心,才说具有觉悟和反省的能力,最初的本觉具有最简单纯朴的种子,未经任何外物干扰和诱惑,而经过时间过程中各种外界生活的影响,自己思维上的妄念逐渐掩盖了对事物直接的理解,反而是以各种“执取”来分别,因此才产生了我们的各种烦恼。
心性被干扰,是心性被蒙蔽,产生妄念的结果,而心性本身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我们认识心的那个思维过程被外界影响,是我们自己运用心的思维和行动时的错误执著见取。因此说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后的众生。
佛性的觉察来源于自我的控制和把握,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以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认识来分析和处置外界一切事务,保持内心意识的稳定和平和安祥。从主动意义说,是内心的寻查看护;从被动意义说,是对正见正思维的遵守和奉行。如果从正见出发,就不存在依从欲望、随顺欲望而去行事的可能。而是清楚地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知道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做,应该怎么做。知道哪些事情是有意义的,知道哪些是无意义的,所以不是随自己的欲望念想而任意去做。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嗅到只是嗅到,味觉也只是味觉,触只是感受,起心动念也只是觉察而不执著寻找,一切六根所受不在心中造作出任何分别判断、取舍意愿,也就是说不制造“自我”。这样就不会产生烦恼。无论什么时候,心的思维只限制在需要的时候,该停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动。即不是静如止水,也不是动如波涛,如同水的流动一样,自然、随顺,不去刻意的控制,不执著于任何意念,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这样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18
【 佛性(buddhata, buddhatva) 】 《 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篇) 》 Foxing 佛教术语。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经典主张,并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由于他们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诸家依《涅盘经》一般说有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即中道实相、真如法性的理性; 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谛的般若智慧; 3、缘因佛性,则是配合了因智慧开发正因的六度万行的功德行愿。 佛性是因,成佛是果,要圆满具备此三因方能成佛。又有三种佛性说: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一切众生皆具此理; 2、引出佛性,依禅定智慧修行之力,本有佛性逐渐显现而引出者; 3、至得果佛性,修因圆满,至成佛时,本有的理体佛性彻底显现。 佛性一词和法性、实相、如来藏等概念,义一而名异。《大乘玄论》卷三称:“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涅盘经》也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盘,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味”。

你所说的那些都不是佛性,只是各种欲望而已。佛性是成佛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每个人心的本来面目,说它是“心”也可以,所以大般涅盘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即上文中的“正因佛性”与“自性住佛性”,没有这个佛性,随便你怎么修行也无法成佛。当然光有正因佛性还不行,我们还必须了解佛法,了解这个佛性,还必须修行,断除各种障,才能将这个本有的佛性显现出来,所以才有“了因佛性”与“缘因佛性”之说,但佛性在根本意义上是“正因佛性”。
第4个回答  2015-07-11
  佛性,谓众生觉悟之性。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
  《涅槃经》卷二七:“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北齐书·杜弼传》:“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此乃泥土瓦砾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