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如题所述

圆明园位于咱大北京海淀区中部偏东,占地350公顷,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万园之园”,终变成一片废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是个谜。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缺乏陈设档案,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

圆明园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共计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时期每逢酷夏,当朝皇帝便会携带亲眷迁居圆明园,在园内处理政务,因此圆明园也被称之为“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皇帝在位期间,由于清朝国力日渐衰弱,因此并未对圆明园的主体结构进行修改,仅仅只是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清王朝已经日暮西山,但是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旧不愿意放弃对圆明园的装饰和修缮,由此可见圆明园在清王室心中的地位。

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可谓美轮美奂,不仅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与此同时圆明园还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扩建,圆明园内奇花异草多达数百万株。

在建筑风格上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因为没有具体的统计档案,因此当年圆明园内究竟珍藏了多少奇珍异宝至今仍旧未有定论。

圆明园的毁灭则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60年10月6日攻入北京地区的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而此时圆明园内只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当晚七时左右,圆明园被彻底攻占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次日英法联军开始在园内大肆劫掠,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因此毁于一旦。

第2个回答  2012-03-19
圆明园毁灭资料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圆明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外围周长约10公里。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八国联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德、俄、法、美、日、意、奥8国组织的侵华联军。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并陆续入京。1900年5月31日,英、美、日、法、俄、意等国以保护使馆为名,派兵300余名,强行入京。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口炮台,6月19日慈禧决定对各国宣战,21日下宣战诏。8月14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8月15日晨,慈禧挟光绪帝西逃。侵略军入城后,火烧庄王府,屠杀在王府的义和团民众约1700余人,并在北京抢掠3天,后又继之以私人抢劫。8月27日,清政府派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向八国求和,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各国政府订立《辛丑条约》。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城!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对圆明园的毁灭而惋惜,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5200余亩,而且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建成。但是,1860年,美丽的圆明园竟被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而空,还放火焚烧圆明园三天三夜。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我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
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竟然当场拍卖文物,简直不知羞耻!一个青铜铁器3英镑卖掉了!一副图画则1英镑卖掉了!而我国却要花费几千万甚至更多人民币才买回来三件圆明园的宝物。
我又想到了1931年,日军发动侵略战争。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3-04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对圆明园的毁灭而惋惜,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5200余亩,而且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建成。但是,1860年,美丽的圆明园竟被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而空,还放火焚烧圆明园三天三夜。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我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
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竟然当场拍卖文物,简直不知羞耻!一个青铜铁器3英镑卖掉了!一副图画则1英镑卖掉了!而我国却要花费几千万甚至更多人民币才买回来三件圆明园的宝物。
我又想到了1931年,日军发动侵略战争。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