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解释全面教育发展构成中德智体美劳不能使用平均主义原则而应和谐发展??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解释全面教育发展构成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应和谐发展而不能使用平均主义原则??

望知道的人能够回答一下。小弟在此多谢了~

具体回答之前,要知道,唯物辩证法的社会理想在人的追求上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未实现之前,人们期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愿望和现实客观条件的束缚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矛盾和动力,所以我们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我们提倡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中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蕴含着两个矛盾,自由与约束的矛盾,全面发展与局部发展或者说特色发展的矛盾。这里针对你的问题主要说全面发展中的需要注意辩证认识的问题。

第一,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的矛盾
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自己成长要求体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上跟人打交道又要有德育、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当然这几项是全面发展的主要代表部分,但不是全部,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也要求人们会更多综合的基本技能来适应这一趋势。总之客观的条件要求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这是矛盾的普遍性。
但是全面发展就能适应我们的社会需要了么?答案是不能。而且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越来越不能。当下随着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化、专业下,社会分工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客观发展要求我们要在专业化或细分化的上面做出特色,做出成就,也就是有门特长,有门拿得出手的本领。
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能迅速准确地解答习题;有的学生喜欢文学,具有文艺创作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文化活动方面有特长,文体比赛能拿上名次;有的学生热心集体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才干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教育者还必须高度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应有的发展。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要前进,就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不仅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天生我材必有用”,人都是有个性特长的。成功的教育必然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强化其特长,发展其特长。归根到底是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这个矛盾的两方面,可以在特定的学习和外部条件下向对方转化。全面发展中感觉拿手的,再加强学习就成了特长,发展特长过程中,越往深处走,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越广越综合,从而促进全面的发展。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应该兼顾,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从而实现我们所说的:全面而有特色,一专多能的和谐发展。

第二,关于教育中的平均化问题。
现实教育中我们确实存在教育的平均化问题,在学校表现为不能因材施教,一个模子灌学生,一刀切。在个人发展上表现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不分轻重,没有缓急,发展没有重点方向,时间分配上过于死板的求平均。
教育中的平均化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表现。本本出发,认为全面就是平均,不是从人的发展本身出发,违背实事求是学风的想法。实事求是的学风要求我们,发展要从个人实际出发,在全面发展中的时间分配,发展方向,和特定时期的主要发展内容都是不定的,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实际策略和方法。
这个问题,根本上是发展的局部与全局的问题,我们要兼顾全局,重点发展,抓主要矛盾。比如改革开放的发展策略就是,重点发展沿海,中西部要服从大局,沿海富了到了一定程度,又要反过来重点帮助带动中西部发展,这时候沿海也要服从大局。
在就业问题的全局上,现阶段是主要解决就业,先得有工作,兼顾全局的各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要在兼顾全局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收入和待遇。
所以对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兼顾全面,有所突出和重点。坚决杜绝平均主义。

希望能对你理解有所帮助。

用心回答,欢迎采纳

参考资料:想念静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用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发面。但也要防止平均主义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 自己把语言组织一下就OK了。 答案是自己的见解不好请多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