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如题所述

理解:天下“有道”时,按道义原则办事;天下“无道”时,以生命去捍卫道义原则。没听说过可以牺牲道义原则来为自己服务的。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原文节选: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白话译文: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的;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说:“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乱黑暗,不惜为道献身。没听说牺牲了道去迎合别人的。”

孟子说:“对于不该抛弃的人却抛弃了,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抛弃了。对于该厚待的人却给予薄待,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薄待的了。进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5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意思是:天下有道的话,自己被重用,道也随己得以推行,天下无道的话,自己不被重用,则以身守道。

【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学生所著的《孟子》。《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有道的话,自己被重用,道也随己得以推行。天下无道的话,自己不被重用,则以身守道。没听说用道来屈从于世俗的人和社会。”

扩展资料:

1、理解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意思说,天下“有道”时,按道义原则办事;天下“无道”时,以生命去捍卫道义原则。没听说过可以牺牲道义原则来为自己服务的。

要求政治人物能循“道”做人、办事,并具有“以身殉道”——包含“杀身以成仁”的牺牲精神,而绝不能背弃自己信仰的“道”,这就是古人对政治人物应遵循品格与操守的要求。这也是检验一切政治人物,判断其究竟是政治家,还是无耻政客的一块试金石。

2、简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1-10
1、天下有道的时候,道体就殉失于身体中,身体作为身体而获得尊重;但当天下无道之时,恰恰是身体殉葬于道体之时,身体不再作为身体,不再为了自身。
2、在天下无道的时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几乎不再可能,因为,向着身体及其感触能力(视听言动)开放着的已经是一个非礼的

世界,后者在整体地抵御礼乐,而不再将自身显现为“命-性-道-教”的自行打开。这个时候,由于身体发肤、视听言动以至于在无意识的日用生活细节中,都沉
降着这个异化而无道的文化世界,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部位的原始的自然和谐不再可能,天下的无道最大限度地展开在身体中,其结果就是破除了这种自然

的、天然的和谐,从而使得身体的分化、分离成为根本性的状态。这种分化与分离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被视为大体的心灵与被视为小体的身体的分化,这种
分化被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化的表达;另一方面,个人的意志与欲望的攀援与膨胀,使得四肢百体、发肤形色等被作为工具加以对待。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天下有道的时候,道体就殉失于身体中,身体作为身体而获得尊重;但当天下无道之时,恰恰是身体殉葬于道体之时,身体不再作为身体,不再为了自身。
  因而,在天下无道的时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几乎不再可能,因为,向着身体及其感触能力(视听言动)开放着的已经是一个非礼的 世界,后者在整体地抵御礼乐,而不再将自身显现为“命-性-道-教”的自行打开。这个时候,由于身体发肤、视听言动以至于在无意识的日用生活细节中,都沉 降着这个异化而无道的文化世界,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部位的原始的自然和谐不再可能,天下的无道最大限度地展开在身体中,其结果就是破除了这种自然 的、天然的和谐,从而使得身体的分化、分离成为根本性的状态。这种分化与分离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被视为大体的心灵与被视为小体的身体的分化,这种 分化被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化的表达;另一方面,个人的意志与欲望的攀援与膨胀,使得四肢百体、发肤形色等被作为工具加以对待。
  一旦身体进入到全面异化的状态,对于礼的瞩目本身,便只有通过“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舍其体而独其心”的形而上方 式,才能打开礼乐、才能打开天道、打开诚。因而,形而上的存在方式意味着从视听言动的身体(小体)到作为大体的心思的退却,在天下无道、身体已经不再作为 自然的身体而呈现自身的情况下,这种退却却是生命向上、向前挺进自身的唯一可能方式,小体与大体的区分的意义在这里才得以显现。而所谓的“以退为进”,正 是“形而上学”之“守约”的存在方式的写照。在这种情景下,生命、道体、诚等等不得不退守在理念世界中,而对于小体的形而上学的贬抑以及对理念的形而上学 的尊重,都是保存生命、保存道体、保存诚的正当方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