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否都是对偶?

如题所述

不是的。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4
对偶的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无名氏《画》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对酒》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2个回答  2019-02-04
古诗并不是全部都是对偶句。
在律诗中,颈联与颔联是对偶句。即在律诗中,第二段与第三段是对偶句、
对偶句的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第3个回答  2007-02-02
不是。你比如七绝,五绝,都不需对偶。
而七律的颈联必须对仗。
第4个回答  2007-02-04
不是。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典型的流水对,就不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