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煜的文章

800~2000字。最好是散文啊。

千古才情话李煜
类型:散文 作者:箫影  2006-4-24 发表于 红袖添香

  或许,你本就是为孤独而生。在那琼楼玉宇夜夜笙歌的南唐深宫中,你寂寞的心绪一直深深掩藏在宽大的龙袍里,任谁都无法看透。而你,也只能用那凄迷华美的文字来诉说。
  都说你醉心于填词作赋,沉迷于歌舞升平,殊不知那仅仅只是你排遣寂寞的方式而已!也许是巧合,正当你厌倦莺歌燕舞的时候,宋人的干戈击破你的家国山河。于是,你成了无家可归的亡国之君。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要离开了,你只能无奈地望一望自己的凤阁龙楼和玉树琼枝。你本不想走,作为一个儿子,你要在李家的庙堂里守侯着先人的宗位,以尽孝道。可是你不得不走,“未曾识干戈”的你再也无力回天了,宋人的金戈铁马让你无可奈何。几个娇小的宫娥远远地望着你,也算是为你送别吧!你无奈地摇了摇头,因为你知道:纵然你是绝代的才子书生,也逃不脱臣虏于人的命运。
  东京城里的一座小院便是你违命侯的最后归宿,这儿竟然成了你亡国之君的牢笼。小楼昨夜顿起的萧瑟东风勾起了你思乡的愁绪,想家的感觉和寂寞的空虚足以吞噬掉你的灵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这孤独的小楼里,你终日用泪水冲刷脸庞。风把那泪珠吹到面前的纸笺上,浸透文字,化作了一条长恨而东的江水,汩汩不息地流淌。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也许,只有在梦中,你才能找到回家的感觉,找到一晌的欢乐。可是当梦醒的时候,你的世界里只剩下小楼里的孤灯长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曾经黄袍裹身的帝王生活都已一去不返了。所有的浮华都已退却,剩下的只是一个词客凭栏思乡,没有人会相信你曾是一个帝王。因为落寞,你的脸上已经写满了沧桑。自从踏上宋人的囚车,你就已经注定与你的无限江山决别了。所以,你只能再等一个轮回,在下一个五百年后再见你的家国山河!不过,下次你一定要做一个文人,用笔来塑造自己的世界,而非生于帝王之家。因为你“做个人才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也许,“天上人间”就是你南唐后主的宿命吧!
  萧瑟的东风吹得你难耐“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寞,挥笔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也许你开始怀念曾经的歌舞升平了,于是你让宋室的歌女为你唱这满是愁绪和幽怨的词句。你凄婉的词句和铮铮作响的思念旧国之心,惊扰了宋室王者的好梦,搅得他心烦意乱。于是,他便赐了一壶酒,让你到黄泉路上寻访你那已成为烟萝的玉树琼枝。
  你就这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了,在河水的流淌中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金鸾殿。两岸的景致渐渐模糊了你的双眼,一切都在河水的流淌中消逝得虚无缥缈了,而你,也在河水的淙淙之音中沉沉睡去。
  梦中,你回到了属于你的文字故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9
李煜其人: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时间(961-975),亦为五代时最忧郁最悲伤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莲峰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最有名的词是虞美人和浪淘沙令. 书画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惜无书画传世于后。词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词》,注释颇详。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
第2个回答  2013-12-19
虞美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