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自我作,福自我求”究竟是不是出自《弟子规》呢?谁能给出确切的依据?谢谢!

如题所述

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3字一句,共360句,概述简介,语言精练,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弟子规》全书就是以《论语。学而》篇而基础的,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总纲,全书套用古代故事很多,易懂易学,教孩子如此守规矩、懂礼貌。 你说的这段不是出自《弟子规》,你可以去查找钱文忠老师写的此书,或者他在百家讲坛里讲的《弟子规》,都没有上面这段文字,他以“余力学文”为止。如果说有的话,钱文忠老师不可能不给讲的。 下面给你百家讲坛的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网址: http://www.28gl.com/rw/bjjt/2010-07-27/baijiajiangtan30457.html#edow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7
《弟子规》最后一节标题“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 吉凶惟人招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但令人疑惑的是 前几节都是三字一句,两句一韵,为何到了这一节变为五字句?而且语言风格差异很大,貌似乡俚俗语,有狗尾续貂之嫌。有些版本干脆就没有这最后一节,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我也不知道,哪位有康熙年间手抄本的,借俺瞅瞅,不胜感激涕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