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l柳树相关资料

如题所述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检查初读情况。

1、课文都预习了吗?打开书,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把你觉得最难读的地方再读读。

2、咱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新词,请看小黑板。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3、咱们扫清了拦路虎,再来挑战一下难读的句子。

出示:

(1)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

(2)我依然渲染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3)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4、难读的句子也被我们攻克了,咱们再来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请根据段意来分段。

1、出示:

( )一株柳树巍巍然撑立于苍茫的青海高原之上,成为一方独特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

( )作者猜测和想象这株柳树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一株柳树巍巍然撑立于苍茫的青海高原之上,成为一方独特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猜测和想象这株柳树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3、第一、二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段,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段段意?(找关键词的方法)

4、你觉得第一、二自然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你来试着概括概括。(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让作者感到望而生畏。)

5、咱们概括时要做到准确、简练、通顺,才能概括得更好。课文还剩8、9自然段了,你认为该怎么分呢?试着概括段意,(概括段意时,可以合并自然段的段意这又是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

三、初见柳树,走进青海高原。

1、咱们来看看这株柳树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出示:第五节)

2、谁来读?(指名读)

3、这就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让咱们走进青海高原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细细地读,将文字读成画面,看看展现在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4、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你来读。

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四、总结过渡

这株柳树是怎么样的?它又是怎样在这块苍凉的土地上,神奇地生长起来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环境导入:

1、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是异常的苍茫和恶劣,课文中用了这些词和短语来描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2、师:读的时候如果速度再慢一点,就能读出意境来了,再来一次好吗?

二、了解柳树的样子。

1、你们知道这株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柳树的样子?指名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

2、请一位同学把第五自然段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共几句话?想一想,这株柳树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3、交流:

(1)“两合抱”指的是什么?请学生演示,说明什么

(2)“巍巍然”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再读一遍,体会柳树的高大粗实和生命的伟力。

三、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

1、这株柳树长在哪里?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一样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想一想,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2、交流对青海高原的了解。

3、看到这样的青海高原,你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同桌先讨论讨。

4、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用书上的词:神奇

5、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读课文的3、4自然段,指导“哦”的读音。

三、了解柳树的成长,感悟柳树的精神。

1、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6、7)

2、请大家默读6、7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我们来交流。

3、交流出示: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青海高原吧,讲述: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2)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了解对比写法。

1、课文写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8自然段,

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一样吗?

3、你能用书上上的词来概括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如果说灞河边的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话,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又是怎样的-呢?相比之下,作者是喜欢哪里的柳树?你呢?为什么?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顽强。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理解意思、齐读。

五、拓展:

1、站在这样的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司马迁

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他(她)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

站在这株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交流

3、填空:

①( )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 )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②(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 )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③( )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 )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六、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的的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有着这种精神的人,同是柳树,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走的路就不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成就了自己,都值得欣慰和歌颂,那么,人也一样,顺境中要珍惜,逆境中不畏怯。让我们的生命之树都郁郁葱葱……

我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心中种下这株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环境恶劣 生命力顽强 借物喻人

广袤无垠 撑立 司马迁

寸草不长 伫立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0
最佳答案检举 隐藏 这篇课文介绍了在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神奇的柳。这株柳树干有两合抱粗,叶子绿得苍郁、深沉,这株柳粗实而坚硬。可以想象,这株柳冻死了又复苏,被劈断了枝干又抽出新条,它经受过无数次摧毁,但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作者还介绍了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这里的柳树极易生长,随意插一条柳枝下去就能发芽、生长,很快就能长出像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的那株柳和家乡灞河边的那株柳,同是一株柳,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很远。

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不怕高原风雪,不怕雷轰电击,不怕任何艰难限阻,才成就了这片绿阴;而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下,遇到困难很容易缩退,所以也很容易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

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很好地坚持下来。

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冻死了又复苏,复苏了又冻死;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失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

这株柳树需要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之后才长得如此粗实、坚硬;而现在的我们似乎在这方面远远不如柳树,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付出实在太少太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2
第3个回答  2010-11-16
你说的是答案还是什么,我们刚学完,留下qq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