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知识问答卷

内容完整

1、什么是环境?

从环境科学领域讲,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我们面对的大气环境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江河湖泊或地下水,成为我们饮用的淡水;我们吃的瓜果蔬菜粮等都主要从土壤环境中长出来。试想一下,一旦大自然停止了对原料的供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人类就会失去生存条件,所以说“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总之,环境是作用于“人”这一主体的所有外界事物与力量的总和。

2、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而采取的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措施和手段有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和宣传教育的等。

主要的内容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虫和电磁微波辐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乡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以及农村不合理或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所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各大型工程项目开发和建设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进行有效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告人口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3、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生产主要或完全完全依靠生物生产的有机物来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按生态,应用现代化技术,在有效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促进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的形成,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效果。

生态农业必须合乎下列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一是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和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二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三是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四是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抚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发展走向良性循环;五是不使用基因作物;六是拒绝化肥、农药和辐射技术;七是实行作物轮作,饲养也必须用生态农产品做饲料,禁止对牲畜注射激素和抗菌素。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

4、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通过引用无公害的技术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监测认定,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属于无公害农产品。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自然农法食品等。特指的无公害农产品是农业部环能司开展研究的、经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审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安全、优质,面向大众消费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有两大类型:<1>完全不施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而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2>限量、限时使用少量农药、化肥的无公害农产品。

5、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并非指"绿颜色"食品,而是特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AA级绿色食品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农药;A级绿色食品可以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部分化肥、农药。

6、什么是自然环境?

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7、什么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所以也有人把社会环境称为文化-社会环境。人们对社会环境所包含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按社会环境所包含的要素性质可分为:(1)物理社会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工厂等;(2)生物社会环境,包括驯化、驯养的植物和动物;(3)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如按环境功能可把社会环境分为:(1)聚落环境,包括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2)工业环境;(3)农业环境;(4)文化环境;(5)医疗休养环境等。

8、什么是环境问题?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9、什么是原生环境环境?

由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问题叫做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自然环境本身发展演变而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10、什么是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叫做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 ,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环境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的,例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和土地沙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

11、什么是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一般把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通常指的环境要素是自然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岩石、生物、阳光和土壤等。环境要素是组成环境的结构单位,环境的结构单位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如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大气组成大气层,全部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土壤构成农田、草地和林地等,由岩石构成岩体,全部岩石和土壤构成的固体壳层称为岩石圈;由生物体组成生物群落,全部生物群落总称为生物圈。

12、什么是环境质量?

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处具体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于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通常要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环境指标)并对其量化来表达。自然灾害、资源利用、废物排放以及人群的规模和文化状态都会改变或影响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

13、什么是环境异常?

环境异常是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受到威胁或被灭绝的现象。通常,发生的环境要素的改变,使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即靠自然能力不能使环境恢复原有状态,或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按照其发生的范围,可分为全球环境异常、区域环境异常和局部性环境异常。例如,如今世界范围内温度增高,就是全球异常;又如我国西南地区ph值普遍降低,酸雨问题严重,就是区域异常;再如因某地或某区建设新企业基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废水或废气,构成局部异常。环境异常在程度上有别于环境灾害,但是环境异常现象的加剧,可能导致环境灾害的发生。

14什么是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与环境”这对矛盾为对象,而研究它们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调节与控制以及利用改造的科学。由人类与环境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我们称之为“人类-环境”系统,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环境科学就是以这个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利用和改造的。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面广,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交叉渗透的广泛基础,几乎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它的研究范围涉及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各个领域,涉及管理部门、经济部门、科技部门、文化教育及军事部门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环境系统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相互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可能自成一个环境分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可提出各种不同的分科方法和多种学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