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意思是:明白了世界的庞大与复杂的经历,但是却仍然没有抛弃对细微之外的喜欢。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还是能够生出怜悯之情。

隐含意思:他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依旧在心里有最柔软的地方。


出处

出自《旷怡亭口占》

作者

马一浮


原文

《旷怡亭口占》

马一浮

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

白话译文

时空流转,不知经历了多少世轮转,江⼭已然有了⼀些变化,但这旷怡亭尚且还在这⾥。

登临这⾥的都是旷达开朗之⼠,中华神州⼏经丧乱,还是有⼀些经典遗留下来。

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当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依然能够生出喜悦之情。

长空啊,给仰望天空的⼈送来了鸟飞过的痕迹,这痕迹若有若⽆,其实很难观察到,只给称为万物之灵长的⼈,留下了似有似⽆的,像是幻象的情景。

作者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188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

1901年,与马君武、谢无量合办《翻译世界》。代表作品有《蠲戏斋诗前集》《蠲戏斋诗编年集》《芳杜词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是指虽然已经了解了世界的浩瀚,但仍不放弃对细微事物的观察。

这句诗出自儒学大师马一浮的名作《旷怡亭口占》。原文的意思是明明已经了解到了世界的庞大和宇宙的浩瀚,但俯下身子仍然能对春风又绿的花草树木生出怜悯之情。也就是说明明懂得了很多道理得到了很多东西,但仍然对细小的事物有细致的观察。

一、首先来看作者,马一浮

当代儒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不仅是浙江大学的教授和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他更是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资本论的中国第一人。其本人对于佛学儒家思想以及古代和现代哲学都有极其深厚的造诣。曾经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前往北大执教多年。建国以后分别担任浙江文史博物馆馆长和中国文史博物馆的副馆长。也是新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有“新世三杰”之称。大概也只有将全身心都浸淫在儒家思想里数十年如一日的大师才能写出如此富含哲理的句子吧。

二、其中的引申意思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说的是明明已经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到了世界的庞大和浩翰,但仍然没有放弃对渺小事物的追求和怜爱之心。这是一种境界,也昭示了一种人性之美。有很多人在物质上一旦达到了较大的满足或深处较高的位置,便会对细小的事物不屑一顾。但是也有很多人,虽然见惯了大事,但仍对自然界或者一些细小的事物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超脱不了自然界的束缚。所以这句话也饱含了对自然和人性的赞美的哲学观点。

从儒家哲学的角度出发看待这句话,可以从中读出教育我们不要忘本的理念。应该以谦和恭谨的方式来处世。不要以为自己本事很大就格外的了不起,可以不将一切小事物放在眼中。要知道世界的本质就是由无数个细小的事物构成,这是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的自然法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22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一句成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取得成就或者达到一定地位后,仍然能够保持谦虚、善良、有同情心的品质。它的字面意思是“已经见识到了乾坤的广阔,却仍然怜爱着草木的青翠”,表达了一个人在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后,仍然对自然和生命保持着敬畏和喜爱的情感。
第3个回答  2022-08-27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出自儒学大师马一浮《旷怡亭口占》,即便是经历世事、阅尽人生,当看到草木生发之时,依然能从中获得人生的乐趣和价值。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