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是怎样批判人性的

老师留的作业,请结合《道德经》分析,老子是怎么批判人性的,急用。请各位帮忙,谢谢。

《道德经》所倡导的人性理念,包括由“心 性自然之道”决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由“心性守 中之道”决定的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由“谦卑柔慈 之道”决定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 处的伦理学基础,也许不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 取决于人类能否给予自然以伦理地位,这样的给 予,依然跳不出上帝主宰世界、人类主宰万物的逻 辑,而取决于人类是否真正意识到自身就是自然 造化的一项成就,不过分夸张地将自己想象成造 物主的宠儿,因此在自然造化面前保持必要的谦 逊。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理念,《道德经》的 “心性自然之道”所要阐发的,就是这种理念。
《道 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气以为和”,不仅 揭示出人与万物一样是阴阳造化之和的道理,而 且提示人们要明白自己在阴阳造化中的地位。只 有明确意识到这种地位,使之成为我们面对自然 万物时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才可能实现真正的 和谐。否则,人将自己看作自然造化的“异类”,就 必然与自然造化相互排斥,在理念上既与自然造 化不能相容,又怎么可能通过歧路上的努力最终 实现和谐? “心性守中之道”是《道德经》人性理念中倡 导人与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解决和处 理各个事物的“中庸观或中和观”。
《道德经》第五 章提到:“天地之间,其犹橐 乎?虚而不屈,动 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凡事登峰造极,不 是更能充分满足成功的意志吗?为什么要谨守在 中和的状态?这里面包含着《道德经》对人类自我 意志膨胀的深重忧虑。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能够 完成其他万物万类所不能完成的创造,这当然是 人类的骄傲。但与自然造化比较起来,人类的创造 又确是第二义的,不仅人类创造本身就是自然造 化的一个小部分,而且从根本上说还是对自然造 化的模仿。然而,人类却因为这种创造能力使自我 意志膨胀起来,为了实施关于是非、善恶、美丑、 得失的许多偏见,做出许多予取予夺的事情,不仅 造成事物的失衡、不和,同时也造成了自我心性的失衡、不和,所以《道德经》说“不如守中”,意 即保持不偏不倚公正立场,站在自然造化宽容万 物的精神高度上,从容面对是非得失等等。这样的 “心性守中之道”,是处理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的 各类事务、解决各种矛盾时所采取的平衡折衷的 方法。唯其“中和”,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和谐,任 何偏执偏好,对于实现社会和谐来说都是障碍。 “谦卑柔慈之道”的人性理念,是人提高修养, 完善自我的法宝。
《道德经》的许多篇章,都重点 阐释人性修养。例如以“江海善下之”来启示谦卑 待人,认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民,必以身后之”,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道德经》还以“水德”来赞叹柔弱之美,认 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 能,动善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 些柔弱的品性,蕴含着像道一样的因任万物、适应 万物的潜质潜能,因为不与万物相抵触、相对抗, 以一种大化无我的精神境界处理自我与外物的关 系,从而构成物我和谐,所以这样的柔弱最能够面 对刚强,最能够与各具特性的事物和谐共处。这样 的谦卑柔弱之道,既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境界, 也是一种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8
论述的时候,分别考察,楚简本(“楚简老子”)、帛书老子甲本(“帛书老子甲本”)、帛书老子乙本(“帛书老子乙本”)、和通行本(“道德经全文”)。
  这四个本子,从网上,按照引号里的关键字,可以搜到,并能下载,我下载到的,也就是主要用于比较的是,是台湾人做的,pdf文件。
  我还有一个英文版,译者是James Legge。

  我把"道德经",称之为,"德道论",本文题目,还是称为"道德经"。

  这几个本子,我的总结如下:
  1. 楚简本,德道论的雏形,用了当时楚国的文字,是一个官方版本,主要是“道论”。
  2. 帛书老子甲本,德道论的成型。
  3. 帛书老子乙本,德道论的民间版本。
  4. 通行本,把德道论的成型,德篇放在后,道篇放在前,成为道德论,后称为“道德经”。

  我认为,整个德道论,有三个阶段:
  1. 楚简本阶段,是一个政论的本子,主要在官方流传,主要讲“道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阶级论
  2)民性论
  3) 人性论
  2. 德论阶段,加入了“德论”,我认为,原因有二:
  1) 道论里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2)受到了流行的“礼学”的冲击
  3. “道论”的丰富阶段,主要是,加入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 其中的“道”,对应于德道论雏形阶段的“道”。
  2) 其中的“名”,既对应德道论雏形阶段的“名”,也是受到流行的“礼学”/“名学”冲击的结果。

  我认为,楚简本已经在社会上流传,流传到了楚地,用了楚国当时的文字而已。楚简本,是“德道论”的雏形,更是“道德论”的雏形,楚简本,包含了德道论的初始内容。

  后来流传的“道德经”,我认为:
  1) 保留了道德经雏形的时候的顺序
  2) 抹杀了道德经发展的顺序
  结果1),我认为,可以理解。
  结果2),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德道论是几个人的合作本子,并且一直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流传的结果,变成了“道德经”,变成了一种教,原来的样子,不是这个样子,既不是一种教,也没有一个神(作者)。

  还有一个最最戏剧的结果,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结果很感兴趣。步骤如下:
  1)找一个人,读帛书老子乙本。(我没有试过,只是自己尝试读)
  2) 看帛书老子甲本
  3) 体会一下来自古代的声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