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亏损越多说明理赔越积极吗?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保险机构发生亏损时)

如题所述


保险公司在年报上公布的盈利或亏损,一般情况下,是与理赔是否积极没有任何关系的。它所公布的盈亏数据一是指投资收益的盈亏;二是自身原因的亏损。
当客户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以后,保险公司不是让钱躺在保险柜里睡大觉的,如果哪个保险公司敢于这么做的话,那么,这家公司就会马上破产倒闭。
保险公司拿到客户的钱之后会将少部分钱按照“大额协议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用以赔付之需要。而将大部分钱进行投资收益。比较大的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直接进行投资;而比较小的保险公司一般是没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它需要借助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或社会上比较规范和有名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收益。
无论是大型保险公司也好,也无论是小型保险公司也好,它们在投资上都必须遵循“稳健”的原则,绝不会盲目的进行“风险投资”。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投资都是有收益的,很少出现亏损。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出现了投资亏损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一般很少。
在保险公司的亏损中还有一种特殊现象~~“资本金不足“的亏损。
这种亏损在一些排名靠后的保险公司中是一种主要因素。这些保险公司由于股东频繁变动或股东实力不足,停止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或投资缓慢,从而导致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不足,在监管部门的限制下,它们天天在为“偿付能力”发愁,哪还有资金进行投资呢?所以,这一类保险公司的亏损是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应该属于“吃老本”的亏损。
对于理赔过多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呢?
一般情况下很难出现。除非某地的大部分人都购买了某一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而这个地方的人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在同一时间段全部身故,需要这一家保险公司集中赔付的话,才会出现理赔过多而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不过,这种现象很难出现。
总得来说,保险公司公布的盈亏一般是与理赔多少没有关系的。
本人从事平安保险已久,现在意外大病风险无处不在,人也是无法预料到的,所以人人需要保障,平安保险从头保到脚,从里保到外,保障很齐全,满期有分红又可以退保费,更多免费保障等着你,详情请留言。
哈哈。如果理赔积极会导致亏损,那么保险公司怎么持续经营?
无疑,客户都喜欢理赔积极的保险公司。按照哪位保险业务员的逻辑,越亏损的,理赔越积极;理赔越积极,客户购买越积极;客户购买越积极,保险公司赔款就越多;保险公司赔款越多,亏损就更多;长此以往,保险公司怎么赚钱,谁还会开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绝对不会因赔款积极而亏损。
每个保险产品都是由精算师设计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亏损的,因为市场竞争的缘故,其预期盈利也是不高的,但寿险公司有些产品时间跨越几十年,难免有设计时没意料到的风险出现,这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某些产品亏损。随着保险公司的规模壮大与产品的迭代,这种亏损对保险公司的整体盈亏的影响越来越弱。
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原因亏损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管理混乱。举个栗子,某保险公司曾经因高管贪污、挪用公款而陷于破产境地,当时的保监会实施接管,不得已启动保险保障基金以维持其现金流,几年后运作上市,保险保障基金退出。
管理混乱有多种表现,有的开支账目严重不合理;有的承保权限太宽,许多不该保的保进来了;有的理赔太宽松,许多不该赔的也赔了;其它违规。
随着监管的加强,这种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二、投资失败。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不是放在哪里不动的。在收到保费与付出赔款之间必然有个可预期的时间差。保险公司利用这个时间差,在扣除各种费用后保险公司将资金用于投资。这是保险公司赚钱的主要途径,这个途径赚到的钱甚至很可能超过了保险业务本身。大型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子公司,中小型可以委托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理财。这些资产管理公司高手云集,但是也有失误的时候。十年前某安保险公司就曾经因投资富国银行造成几十亿的巨额亏损。
如果保险公司严格执行资产管理稳健经营的规定,除非投资市场崩盘,这种投资亏损是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的,是可控的。当然,这也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的强力监管。这一两年,监管者大讲“保险姓保”,投资失误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三、巨灾风险。9.11恐怖袭击曾经令全美国的保险公司遭受重大打击。汶川大地震也使当时国内保险公司遭受重大损失。这种事情少有出现,而且它对所有保险公司“一视同仁”;除非某保险公司在灾区业务特多远超其它公司,而且此地的业务占该公司总业务量的比例较大。
其实,除非发生全域性的大灾,保险公司不会担心因灾导致公司大额亏损。一方面,其它地区的盈利可以抵消一部分灾害导致的亏损;另一方面,按照规定,对于其所承保的较大额的风险,保险公司都要安排再保险——也就是让实力更强的再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再保险是专门保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可以看成是专保普通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有些特别巨大的风险,国内的再保险公司还会联合国际上的大型再保险公司一起承保。
四、销售不达预期。如果保险公司某年度销售的保单太少了,必然导致每份保单分摊到的固定费用太多,成本太高就容易亏。同时,如果同类保单件数太少,其风险就得不到有效的分散,一旦其中的巨额保单发生赔付,就可能导致该业务亏损。
这时,如果再叠加以前销售高峰的保单到期支付或集中赔付,那么保险公司想不亏就难了。所以保险公司的销售任务总是一年胜过一年,所以保险公司的销售部门总是缺人,总在不停的招人、淘汰、再招人,以期一直保持其销售能力。
五、其它原因。我不知道,请你补充。
说老实话,从前有些保险公司爱惜赔、拖赔,现在惜赔、拖赔少多了。为什么?一方面是竞争逼迫保险公司积极理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是管理技术进步、经营观念转变使得现在的保险公司理赔周期越来越短。据我所知,现在保险公司普遍对理赔人员考核理赔时效,从出险开始计算理赔周期,理赔越快理赔人员得分越高。从保险公司财务的角度看,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要提取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通常都不会低于最后的实付赔款,有时会成倍的增加。因而理赔越快对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利益越大——赔付的同时释放了准备金与实付保险金之间的差额。
最后,站在保险客户的角度,做个温馨提示:选保险公司要选稳健的有实力的服务好的,毕竟保险责任最终是保险公司承担的;选业务员要选专业的认真负责尽心尽责服务的,莫因人情和面子买单,如果买个长期产品,第二年业务员却离职了,可能服务就会打折扣;选产品要选适合你的,不要跟风,不要太在乎价格,贵的不一定好,廉价的也不一定好,适合的才好、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的才好。保险是个好东西,可买错了就。。。就可能变成个坏东西。
这个问题,要多层次理解。
理赔积极?如果没有理赔准备金,保监会不会让开门营业的,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
财务指标和理赔有直接关系吗?
买保险真心不是为了能够理赔,保险公司不会惧怕赔,因为有精算师。
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不是题主描述业务员所说的那样。
保险公司是商业运作的,亏损就是亏损,毕竟和一般公司的结构是不同的,经营寿险的保险公司通常10年以上才能正常盈利,因为有运营成本。
行业有行业的职业规范,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
建议多看看
保监会的官方网站或者要选择公司的企业年报。
这个证明业务员对于保险公司的开销的了解得比较少。
保险公司赚钱就是死差,费差和利差。
可以去查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死差这一块一向都是负收入的。
所以保险公司是不惧怕赔付的,几乎每个保险公司都在这样。
那造成保险公司之间经营收入差距的就是费差和利差了。
亏损得多,证明保险公司在经营开销上投入过度,而投资回报率又过低。
和理赔的积极性是没有太多的关系的。
亏损跟:净收入、赔付、投资收益等因素都有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