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性化设计思维?

如题所述

对于设计师来说,如果你设计的产品不能被用户理解或者执行,那么你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如果你的设计能够被用户理解,但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学习,那么你的设计就是不完美的,不是人性化设计,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今天,北京电脑培训就来讲解一下,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来进行人性化设计的。


什么是人性化设计?


相比与十多年前,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功能越来越多,不同的电器甚至能互相传递数据,人们的学习成本逐渐提高。比如早期的诺基亚手机,功能虽然不算多,但都会有一本厚厚的说明书告诉你如何使用,哪怕是设置闹钟都会有好几页的说明,现在我们日常操作的软件,可是比闹钟复杂多了。那人们要如何使用呢?


于是,有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这种理念提倡先理解用户的属性,需求,能力和行为,再分析并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优秀的设计需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起始于对心理和技术的理解,告知用户什么是可行的操作,会发生什么,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当错误发生时,让用户理解如何修正。体验和心理是分不开的,良好的体验将带来愉悦的感受。


人性化的设计需要充分了解和满足用户,人往往是通过潜意识做出判断的,你理解的用户的需求也许只是个伪需求。因此,人性化设计提倡尽可能不要限定问题,快速测试不同的概念,每次测试后有所改进,找到真正的需求。


设计七原则


日常心理学中提出了七条设计原则


1.可视性


所设计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明白怎么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以及如何操作。用户是否容易认知。


可视性好的产品,用户在第一眼就能通过潜意识明白如何操作,甚至不需要思考。


2.示能


简单来说,示能就是告诉展示能做什么。比如一把椅子,它本来只是几块木头,但是通过设计成椅子的形状,人就能本能地知道它是可以供自己坐在上面休息的。在软件中,一个需要点击的部分会被设计成按钮,按钮传达出它可以被点击,这种特性就是示能。


3.意符


意符听起来有点难理解,它和示能的关系很紧密,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传达意念的符号,它是示能的符号提示功能。比如指明方向的箭头,可以点击的文字链下的横线。


意符是一种提示,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动,已经该如何操作,它必须是可以感知的,否则不起作用。


一个意符可以是词语,图形化的区域,你可以把意符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比如,需求用户点击一个区域,会设计一个按钮,这叫做设计意符。它本设计成容易点击的样子,这叫做设计示能。


4.反馈


紧跟着意符后便是反馈,接着按钮的比喻,当按钮被用户点击后,好的互联网产品会设计好按钮的点触效果,如果发生错误,还需要设计好对应的提示。这些叫做反馈,告知用户刚才的操作是可行的并且是已经执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