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1
【 #婴幼儿# 导语】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忆江南

  白居易〔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暮江吟

  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6.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之白居易的古诗

  花非花

  白居易〔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 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 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注释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来如:来时。

  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