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句古诗词,带有作者,出处,释义

一定是高中的啊!如果答得准确再给悬赏10分!
高中的!!详细!!详细!!

我电脑里存的点东东,看对你是否有用

名句对答
一、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课内)
1.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2.千里之行, 。(《老子》六十四章)
3.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4. ,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5.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伶官传序》)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愚人千虑,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
9.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2.但使龙城飞将在, 。(王昌龄《出塞》)
13.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政通人知, 。(范仲淹《岳阳楼记》)
16. ,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7. ,然后有千里马。(韩愈《杂说四》)
18.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19.受任于败兵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20.民不畏死, 。(《老子》七十四章)
21.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2.众口铄金,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23.人固有一死, , 。(司马迁《报任安书》)
24.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
25. ,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6.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27.洛阳亲戚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9.粉身碎骨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30.富贵不能淫, , 。(《孟子·滕文公下》)
3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2.零落成泥辗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33.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公孙丑下》)
34.青,取之于蓝, 。(《荀子·劝学》)
35.三人行, 。(《论语·述而》)
36.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37.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
38.玉不琢, ;人不学, 。(《礼记·学记》)
39.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40.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
4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2.尽信书, 。(《孟子·尽心下》)
4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44.敏而好学, 。(《论语·公治长》)
45.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46.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
47.一年之计在于春, 。(南朝梁萧绎《纂要》)
48.少壮不努力, 。(《乐府诗集·长歌行》)
49.我生待明日, 。(清钱鹤滩《明日歌》)
50.莫等闲, , 。(岳飞《满江红》)
51.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绝句》五首之一)
52.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53.言之无文,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54.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
55.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56.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渔父》)
57.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58.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
59.蝉噪林逾静,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60.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1.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小池》)
62.不知细叶谁裁出? 。(贺知章《咏柳》)
63.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64.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玉楼春》)
65. ,明日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6.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7.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68.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9.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70.天苍苍,野茫茫, 。(《乐府诗集·敕勒歌》)
71.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
72.黄梅时节家家雨, 。(宋赵师秀《有约》)
73.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74.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5.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继《枫桥夜泊》)
76.梨花院落溶溶月, 。(晏殊《寓意》)
77.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78.两岸青山相对出, 。(李白《望天门山》)
79.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朝发白帝城》)
80.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1.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82.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之一)
8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4. ,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85.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86.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87.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渭城曲》)
88.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9.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90.我寄愁心与明月, 。(本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92.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3.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之一)
94. ,不及汪伦送我行。(李白《赠汪伦》)
95.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97.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之一)
98.白日放歌须纵酒,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9.举头望明月, 。(李白《静夜思》)
100.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10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2.日啖荔枝三百颗, 。(苏轼《惠州一绝》)
103.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之五)
105.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6.茕茕孓立, 。(西晋李密《陈情表》)
107.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8.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109.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10.生于忧患, 。(《孟子·告子下》)
111.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112.由俭入奢易,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3.满招损, 。(《尚书·大禹谟》)
114.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115.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6.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117.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118.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119.二句三年得, 。(贾岛《题诗后》)
120.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将进酒》)
二、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课外)
1.水至清则无鱼,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2. ,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
3. ,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4. ,等闲插柳柳成阴。(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
5.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6.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8.蚍蜉撼大树, 。(韩愈《调张籍》)
9.大鹏一日同风起, 。(李白《上李邕》)
10.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12.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13.治国之道, 。(《管子·治国》)
14.千人之诺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5. ,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6.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17.路遥知马力, 。(元无名氏《争报仇》第一折)
18.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 《竹石》)
19.运筹于帷幄之中,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20.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与元九书》)
21. ,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22.为人性情僻耽佳句,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3.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24.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
25.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道》之四)
26.丈夫有泪不轻弹, 。(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三十七出《林冲夜奔》)
27.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8.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少》)
29.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30.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浪淘沙令》)
31.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2.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33.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34.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35.凡事豫则立, 。)《礼记·中庸》)
36.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37.公则生明, 。(朱舜水《伯养说》)
38.仓禀实而知礼节, 。(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
39.君子之交淡若水, 。(《庄子·山水》)
40.心病终须心药治,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41. ,山雨欲来风雨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2. ,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高《绝句》)
43.千门万户曈曈日, 。(王安石《元日》)
44.前村深雪里, 。(齐已《早梅》)
45.两情若是长久时, 。(秦观《鹊桥仙》)
46.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4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48. ,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49.试玉要烧三日满, 。(白居易《放言五首》)
50.枝上柳棉吹又少, 。(苏轼《蝶恋花》)
文学常识
1.下列作品、作家头衔、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吊屈原赋》——贾谊(辞赋家)——西汉 《水经注》——郦道元(地理学家)
——北魏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盛唐 《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李煜(南唐后主,词人)——五代南唐
C.《楚辞集注》——朱熹(文艺批评家)南宋 《梦溪笔谈》——沈括(文学家)——
北宋
D.《潼关怀古》——张养浩(散曲作家)——元代 《诚意伯文集》——宋濂(文学家)
——明代
2.下列作家作品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武帝曹操,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名作
《龟虽寿》、《观沧海》,至今为人传诵。
B.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辞赋皆长,以平淡自然,精练质
朴的艺术特色著称,散文《桃花源记》,诗《归园田居》都是传世名篇。
C.南朝齐梁间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撰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学
理论著作,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对后世文学批评家
深有影响。
D.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秦中吟》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琵
琶记》、《长恨歌》都是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3.下列作家作品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班张”指西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
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两司马”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司马迁,两人代
表了西汉文学的主要成就。
B.“三言二拍”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订的五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
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其中有宋元“话本”,也有明文人
的“拟话本”。
C.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为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人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郑光祖。
D.晚清的四部长篇小说指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孽海花》、刘鹗的《老
残游记》和曾朴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鲁迅称这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4.下列作品、作家及作品中主要人物有错的一项是 ( )
A.《风波》——鲁迅——九斤老太 《日出》——曹禺——陈白露
B.《暴风骤雨》——周立波——郭全海 《二月》——柔石——萧涧秋
C.《围城》——钱钟书——方鸿渐 《红岩》——罗广斌等——林道静
D.《笑傲江湖》——金庸——令孤冲 《李自成》——姚雪垠——李自成
5.下列有关现代文学的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田汉是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沉沦》是沈从文的中
篇小说,《倪焕之》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再别康桥》、《死水》
分别是徐志摩和闻一多的诗作。
B.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三部曲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
情三部曲”《雾》、《雨》、《电》和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C.“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的主要文学社团有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发起的“文学
研究会”,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的“创造社”,蒋光慈、钱杏屯阝等成立的“太阳
社”,鲁迅发起领导的“末名社”、“语丝社”、“朝花社”。1930年成立于上海的“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对我国现代文学发展促进很大。
D.我国新时期的文学不再提“为政治服务”,而代之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新提法,先后出现了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以王蒙的《布
礼》为代表的“反思文学”和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的“改革文学”。
6.下列作品、作家头衔、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巴黎圣母院》——雨果——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吉檀迦俐》——泰戈尔——印度诗人
B.《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俄国无产阶级作家
《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诗人
C.《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西班牙人文主义作家
《自由与爱情》——裴多菲——匈牙利民主主义诗人
D.《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英国民主诗人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7.对下列世界著名诗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神曲》作者但丁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B.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他
的名诗《西风颂》中的句子。
C.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创作的顶峰。歌德是法国古典文学和民
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D.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 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8.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
注意、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乡村医生》等。
B.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最伟大的奠基者,他的自传体三部曲被列宁誉为一部
“非常及时的书”。
C.《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力作,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歌
颂了人的伟大力量,他因此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D.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
《千只鹤》等,笔法细腻,感受敏锐。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文学叫古典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先秦散文、西汉
史传文学、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代表了各时期
文学的最高成就。
B.我国古代有些文学形式在不同朝代其所指有别,如“传奇”,唐、宋时代是指文言短
篇小说,明清时代则指戏曲作品;“乐府”,汉代指民歌,宋代词也可以用此名称。
C.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
古文,并使之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后来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
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所谓“古文运动”。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楚辞是屈原在楚
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文学史上
以“风”“骚”并称,来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10.下列有关韵文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体诗又叫“古风”、“古诗”。与近体诗相对而言,它包括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
民歌和以后文人创作的有些诗歌。《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古体诗。
B.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
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C.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套数是由二支以上的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组曲,它可以用来叙述完整的情节
并夹有议论,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D.赋,原是《诗经》铺陈叙事的一种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兼有诗和散
文的特点,盛行于汉魏六朝。赋讲求句式整齐,音节和谐,描写多铺陈夸张,常以
议论寄托讽喻之意,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做完你找我,我给你答案,现在贴不下了。QQ41541668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http://hi.baidu.com/tmacqyq/blog/item/8e2bcd1b398a35faae513305.html

除了这些有些会看不懂,其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http://hi.baidu.com/tmacqyq/blog/item/8a087fd91db8c9e938012f09.html
http://hi.baidu.com/tmacqyq/blog/item/096045235b5f58529922ed09.html
http://hi.baidu.com/tmacqyq/blog/item/ae50a7c295b91a1b0ff47708.html
http://hi.baidu.com/tmacqyq/blog/item/fcfdb5004854f287e850cd08.html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柔荑:柔嫩的荑草
凝脂:凝冻了的油脂,比喻光洁白润的皮肤。
这是卫风硕人在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写道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勾勒出那个处处吟唱民歌的时代,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而卫夫人庄姜以她的绝美仙姿,走进了诗经,亭亭玉立在千年的历史中。看来,从古到今,手如柔荑,指如青葱,也是美人所必备的要求。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而:假设联词,如果 仪:礼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如果不懂礼仪, 不死有什么用。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止:有,"止"作"之"的通假,极为牵强。
反而是"景"作"影"的通假,作如影随形解。止的本义为"停止"。
影行(德行)行(行走、模仿)止。正是见贤思齐,却力不能胜、心有不逮,才有感叹、仰慕、崇敬。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它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高岸为谷: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陵:大土山。
即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原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后用以比喻事过境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细细体味此言,觉得其中的确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引申一下,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自己不上进的话就没就了。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辅车相依: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焉:哪里。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那毛又应该依附在哪里呢?
比喻基础是根本,是事物赖以存在的依据,如果本末颠倒,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想要强加给人什么罪名,难道还会找不到理由吗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言:文章。文:内容。你写的东西很空洞,所以就不会广泛流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去:除掉。庆父:人名,鲁庄公的弟弟。意思是不去掉庆父这个人,鲁国就不得安宁。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懂得满足适可以止,就不会遇到危
35、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想要得到什么
必须先要付出什么
即使说
要为你想得到的付出代价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畏:害怕
不怕死的人,怎么会把死当一回事呢?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太直了过后就会弯曲,太灵巧了过后就会笨拙,太能言了过后就会木讷。
形容一种事物达到极限了过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孰:谁的意思。孰不可忍:谁都无法忍受。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愤:思索。启:启发。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不极力思索就得不到启发,不是想说而说不出来,就不会更想说出来。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敏:勤勉。耻:以某某为耻辱。
勤勉好学,不把比向自己差的人问问题当作是一件耻辱的事。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仰:抬头 弥:更加;越发。坚:坚固
抬头看才知道更加高,钻过之后才知道坚固。形容比想像的更加厉害。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厌:厌倦。诲:教诲。倦:疲倦
学习不应该一会就厌倦,教诲人不应该一会就疲倦。
意思是说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三天热情。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谏:匡正;挽回。追:把握。
过去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未来的事还可以把握。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张:与弛相对。张,施弓弦也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在大路上行走,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使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年轻者能有合适的工作,年幼都能有好的特长。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都有人供养。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太:大的意思。
长长大叹一口气以掩饰自己要哭的冲动,为人民生活的艰苦感到痛苦。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亦:又,而且。善:美好。悔:后悔
而且我心里想的是的美好,所以为了将来的美好要我死再多次我都不后悔。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不是这个故,是“固”是一定的意思。
我不能改变自己心态而跟随别人的习惯,所以我一定会忧愁痛苦的过完我的一身。穷:穷尽一身。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董:正的意思。我将毫不犹豫的坚持正道,一定会(后面不太会,不知道昏是不是糊涂的意思)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苟:假使。伤:损失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弥:越。和:和谐地跟着唱。曲调越高,能与其付合的人就越少。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完全相信书本,不如不依靠书本。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其实才是社稷江山,最后才是为君者。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做人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些事不能做,其它的都可以为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看着水潭羡慕里面有好多鱼,不如实际一点回家去编织鱼网。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橘:一种水果
橘子生长在淮南就叫做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叫做枳子。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用你的矛去对付你的盾。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遗:遗失
在路上不检别人遗失的东西,晚上睡觉不用关门。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没有战胜不了的,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2-05
你去买本参考书吧,我那时候用的叫什么《优化设计》……
第3个回答  2007-02-11
学海导航内有啊
第4个回答  2007-02-10
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知识清单总结的特别详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