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游客的外出方向在最近10年有个变化的过程。最初是香港,在1997年后,大陆前往香港手续便利,自由行成为常态。但在大量游客前往香港后,也发生了很多问题,如因为大陆游客的采购量巨大,使得一般香港市民的生活受到影响,而有些人借机抵制“水客”的名义抵制大陆游客,同时由于汇率的变化,原来购物天堂的香港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中国游客就前往韩国等地。
韩国在最近5年的韩流中吸引了大量的大陆游客前往,又因为韩国购物,饮食的优势,直到2016年上半年为止还是中国游客首选地,直到下半年,各种外界因素,中国游客的首选地变为泰国。但是前往日本游客人数一直在增加,经过2010年的风波以后,当时中国游客前往日本人数每月才5000人,现在最大的一个月已经有45万人。
去日本旅游主要是,安全,卫生。日本不但有历史文化传承,也有各种美味佳肴。而且各种游玩设施的人性化使得中国游客的体验感加强。并且日本游玩还可以购物,近年的电饭煲热,各种药物热,等都是日本制造吸引人的地方。中国游客的强劲购买力被日本媒体称为:爆买。
另一个方面,在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人前往中国旅游是首选地。原因有,中国神秘,中国旅游便宜,中国的文化与日本有渊源。所以当年连日本初中生的游学都放在中国。之后,日本经济低迷,外出旅游的人减少,而日中之间各种问题被日本媒体的放大,也使得一部分人把旅游出行地从中国改为其它国家。就算这样每年也有10多万的日本游客前往中国,这样的数目也不少,只是宣传不多罢了。
如何使日本游客更多前来的问题。首先要有吸引日本人兴趣的地方,如现在日本游客很多会前往成都,因为那里有熊猫繁殖基地,可以与熊猫亲密接触。其次上海迪斯尼开张,日本游客喜欢比较上海迪斯尼与东京迪斯尼的区别,这样很多迪斯尼铁杆粉丝经常去上海。还有苏州,杭州,西安等地也是日本游客必定游玩的地方。如果包装的好,日本游客应该会来得更多,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是日本民众想看到,想体验的地方。
先回答一下“为什么日本人很少来中国游览”这个问题。其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来中国的日本人还是挺多的,而且那些上了年纪的日本人很喜欢去中国的一些名山大川。只是现在,来中国的日本人变少了,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于日本人来说,现在中国不是他们旅游的首选。像日本这样的早期发达国家,他们有钱,喜欢去欧洲或者美国,跑去夏威夷度个假什么的,都是他们的首选。在某种程度上,日本人看中国,有一种看印度的感觉,他们觉得中国脏乱差,最大的优点是便宜。
2.在日本,对于中国的一些负面报道确实挺多的,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这些问题。日本人对于食品安全这个问题看得太重了,日本媒体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的报道,日本人早就吓傻了,谁还敢来中国吃东西。就是我们一听到日本核辐射污染食品的报道,大家不也是不敢买日本食品了吗。除了这些问题,国内某些旅游景点的问题啊,连国人都忍不了,比如去个丽江被砍了,去个九寨沟被宰了。
3.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日本人也清楚。那次在日本遇到一个日本人问我:“现在去中国旅游安全吗?听说你们都会砸日系车,反日情绪很严重啊,我过去会不会被打,你们会不会有可能杀了日本人?”听完,真的很想笑。你说,旅游本身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谁愿意来一个充满敌对情绪的地方。
4.日本人本身出国游的意愿在下降。现在的日本人越来越宅了,喜欢自己跟自己玩。
我想这个问题,想必会想说,我们那么多国人跑去日本旅游,不是给小日本送钱吗,这样不是促进了小日本的发展吗,作为中华民族,坚决不去日本旅游,要有民族尊严,这样的言论实在看太多了。看到很多评论,很多回答都是这样,你们是不是想太多了。
旅游业一直是日本的经济支柱之一,但是大国绝不是依赖于旅游业,这也不是大国的关键行业。对于国人一直去日本旅游,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国人才有经济实力可以去日本旅游。确实,去日本旅游,可以拉动日本消费,带动当地GDP,但是这些在日本庞大的军事开销前算什么,日本每年军费开支高达四五百亿,旅游收入能有多少可以作为税收纳入国家预算的。而日本目前来看,经济增长有些乏力,人口问题很严重,这样下去而造成的经济问题,不是中国人去旅游就能改善的。
况且,我们去日本旅游,是去花钱买东西买服务买享受的,我们又不是去捐款的。至少在日本买奢侈品或者化妆品,柜姐的服务态度好很多,国内的柜姐,多问几句不买,就是几个白眼。再说旅游服务方面,日本确实旅游行业服务态度很好,我们花钱买服务怎么了,总比去丽江被砍,去三亚吃个饭被宰好吧。在这些服务方面,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说到这个,我有个同学,男的,特别恨日本,一提这个国家就咬牙切齿想冲过去干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去日本旅游吗?看樱花?”
“去个屁!老子给他送钱?”
“寿司吃不吃?”
“吃个屁!老子给他那脸?”
“AV看不看?不打码的?”
“…在哪?你怎么不早说?快给我拷过来!”
“日本女孩喜欢你,干不干?”
“那肯定啊!让她们见识见识老子的威风!干的日本小妞乱叫!哈哈哈哈!”
所以你看,对日本,这种人也是有选择性的喜欢的!在他喜欢的领域面前,怒气全消!所以你能喜欢日本小妞,为啥别人不能喜欢日本美景呢?
小时候在老家养过猫,对猫和狗的特性很了解,猫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活,有奶便是娘,养猫很容易养丢了,哪家如果有更好吃的,猫就会跑了,而养狗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养猫没有成就感,也没有什么回报感,对于特别现实、投入都希望有回报的中国人来说,养猫是很不划算的,所以相比养狗来说,中国城里人养猫的极少。
那么好多奴才问,那你为什么要养猫呢?
猫小巧干净、安静机敏又独立性强,不仅饭量小而且需用的空间少,它可以住在高楼大厦里,也可以住在简陋的平房里。国外很多穷困的孤寡老人往往更喜欢养猫,在中国乡村的老人家里,总能闪现一只乖巧,恬静的喵,你肯定见过这样的画面,让人不自觉觉得很舒服。这一点,恐怕是狗狗所不能给予的。
在我们国人的眼里,大抵的付出,都是要得到回报的,这种惯有的思维,导致了很多奴才喜欢猫,却又没有勇敢的去养。这其实是一种误区。爱就一定是占有吗?不尽然,然而如果你真的能让主子快乐,它怎么舍得离开你呢?
在罗马,猫是自由的象征,因为没有任何动物能像猫一样如此反对管制,我常路过宠物店,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喵,大多数都不想理睬人,并且你走近就能感觉它并不开心。然而你可以经常在小区看到流浪的猫带着自家的孩子懒洋洋的躺在地上晒太阳,看起来满足极了。
季羡林先生在《老猫》这篇文章里面也就说,“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就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委,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跟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的别扭。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喜欢养小动物的其中一个原因。”
都说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宠物。一个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热爱自由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养喵呢?
在汉语的数字中,三似乎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词,所以与三有关的成语词语大部分都是贬义词,比如婚姻爱情的第三者叫小三;急性不好叫丢三落四;说一个人善变叫朝三暮四;不专心叫三心二意,喜欢挑剔叫挑三拣四;街头小混混叫瘪三等等。此外还有不三不四、推三阻四、三妻四妾等等也几乎都含贬义,那么在中国文化中三为何如此不受待见呢?
“三”和其他数字配在一个成语里,也是贬义的多,如“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姑六婆”、“三推六问”、“三灾八难”、“三教九流”……中国人干嘛老跟“三”过不去?
原来,中国人有“恋双情结”,总喜欢成双成对,待客上菜必成双,送礼要送“四合礼”,这是由中国人观察世间万物无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而来:人分男女,气有阴阳,人体器官眉、眼、耳、鼻孔、手、足、臂、腿,皆左右对称。人们认识到偶数的合理性与美好,而赋予它以吉祥意趣。三是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饱和,总让人看不顺眼,所以就不招人待见,只好在不少成语里贬为丑角了。
再说“三”在汉语里表示数字极限的意思。老子《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到三就不往下说了,后面就是无穷大。《曹刿论战》中也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四呢?没有了。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一而再,再而三”,意思指对于犯错误的人,可以原谅一次、两次,但第三次就是容忍的极限了。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
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所以坏事、错事做得多了,人们就把“三”给扯上了,“三”平白无故地就受了冤屈。
道家观点认为在一到九的基本数中,九是最大的数,是数的终了。因此,“九”代表物之广、阳之极,有“极多”的意思。清人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上》中说:“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因此,我们在看到古代文献里的“三”和“九”时,还真是要分辨一下它们究竟是指实数还是虚数。
其实三的褒义词也很多的,比如三省吾身、三剑客、铁三角、三顾茅庐、三从四德、三阳开泰等等。三长两短指哪三长和哪两短?其实原指棺材被误解千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