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听力下降,应该如何选配助听器?

如题所述

你好,对于儿童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得个言语频率的反应阈和听阈,在选配助听器前要经过多项检测结果交叉验证,才能明确诊断,此外还应结合婴幼儿日常对声音的反应。
根据年龄确定机型:12岁以下可以佩戴耳背机,12岁以上可以戴耳内机
各个品牌各有特色,要根据听力损失的性质确定品牌,根据生活的环境,确定助听器的功能。
听损大于90分贝的儿童,建议人工耳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3
你好,首先要把检查做全。按照卫计委的标准,孩子要做的检查有:
1、声阻抗
2、耳声发射
3、click-ABR
4、TB-ABR
5、ASSR
6、BC-ABR
7、行为测听
8、必要时也要有影像学检查(CT、MRI)
先把检查做全,把听力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弄清楚了,再选择专业的听力中心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或别的听力康复方案(人工耳蜗等)。
助听器在调试过程中必须要用真耳分析帮助调试,控制好大声不让残余听力再受损。
调试完成后再做一下助听器后的评估,可以是行为测听或者FF-ABR,看看戴上后听力是否达到学习语言的标准,接着都好了以后3-6个月复查调试。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第2个回答  2019-01-03
你好,如果孩子已经确定有听力损失,那么如何帮他选配助听器呢?以下建议做为参考:
1、能听到声音吗?
听到声音是听清以及理解言语的前提,是回归有声世界的第一步。而助听器的功率大小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响度补偿。因此助听器的功率是您需要考虑的第一步。
2、能听到多少?
正常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范围内各种音调的声音。我们将这种范围称为频宽。因此助听器的频宽就决定了您的孩子能听见多少声音。一般而言,儿童比成人需要更宽的频响范围来分辨/s/、/c/等清辅音,它们在语言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因此在给儿童选择助听器时,更应该考虑较宽的频率补偿范围。
3、声音处理真实吗?
患有听力损失的耳朵比正常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大小范围要窄,助听器必须将正常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全部压缩到听损患者的听觉动态范围内。很多有助听器佩戴经验的人会说:“还是以前的模拟机声音最真实。”没错,因为模拟机使用的是没有压缩的放大模式,声音自然真实。但是模拟机的缺点就是“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一大就吵”,而现在的数字机很好的解决了这“大小声”的问题。但是由于压缩功能的开启也不可避免的会让声音变得失真怪异。那么,我们就需要寻找一款既能让孩子听到的都是真实自然不失真的声音,而且在嘈杂环境中又不会觉得吵的助听器。
4、能自动降噪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噪声的环境中。对于初生的婴幼儿来说,由于接触噪声的机会较少,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把降噪系统关闭以确保他能聆听到各种声音。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噪声的机会也会逐渐增加(学校、公园、超市等)。那么助听器能否在这些嘈杂环境中自主的分辨出哪些是需要放大的言语信号,哪些是需要降低的噪声信号,并分别进行处理就非常重要了。
5、有针对儿童的辅助功能吗?
儿童的耳廓小且柔软,如果选配耳背机,必须选择小巧轻薄的机身,这能防止“招风耳”的产生。耳背机因裸露在外面,因此杰出的防潮防汗设计能有效应对孩子的日常活动环境。由于幼儿无法主观表达助听器的当前状态,因此为这些孩子挑选助听器时,应选择有“指示装置”的产品,以方便家长和老师了解助听器的当前工作状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19-01-05
你好,怎么选择合适的儿童助听器?专业验配至关重要!在助听器专卖店日常的接待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给孩子买助听器有个现象或误区:家长只认为贵的好或别人用得好的型号才买!在此总结几招经验,教你怎么选择合适的儿童助听器。

一、读懂听力检查报告

孩子听力检查报告,林林总总不过是那么几样:声阻抗、听觉脑干电位ABR、多频稳态ASSR、(颞骨)CT影响检查(显示中、内耳及内听道情况)等等。医院一般只给做这些客观检查,总体来说这些结果必须换算成纯音听力的单位:听力级来分析,它们只能对残余听力作出预估,与真实的听力损失(纯音行为听力)存在误差。对于还无法完成纯音测听的小儿,家长们应杜绝不做视觉强化等行为测听和多频稳态就选买助听器!选择助听器前要尽量配合验配师进行一下主观的行为测试,将行为测试结果结合ASSR、脑干ABR等报告,全面了解孩子的听损程度及听力质量。

二、功率至上兼顾性能

小儿听力损失一般都较严重,并且一时听力也难测得非常准确,选择儿童助听器,应预留足够的增益。如果孩子的低频听损有频率缺损,或者总体低频听损达到100dB的,而且行为测听对照下低频也是大于90以上的,请考虑选择675电池的数字机。而高频大于110的孩子,如果低频也很差,那么就需要家长去做好电子耳蜗的准备,在为孩子做人工耳蜗前,如果年龄允可(年龄较小一般指小于18个月孩子)至好要为孩子先选用至少半年以上的超大功率助听器。听损如此大的孩子戴助听器可能并不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如果孩子戴助听器后能够听懂简单话语,会使植入人工耳蜗后效果不佳的风险大为降低。在为极重度聋儿选配助听器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低频补偿效果和助听器的增益,先得听到,才有听清!

三、品牌的选择

有心的家长可能会留意到,无论选择那个品牌的助听器都有很好效果的孩子,也都有效果不怎么好的孩子,实际上小儿佩戴助听器效果首要决定因素是孩子的听力和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听力损失,助听器只是将声音放大后使孩子听到本来(未戴助听器前)听不到的言语声,这是每个品牌都可以做到的,否则就不能称为助听器了,也就是说从效果单一方面来讲只要助听器功率合适各个品牌助听器几乎不存在差异,

但不同品牌之间在设计细节、噪音控制理念、产品稳定性、防水性、儿童耳钩等方面上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几乎影响不到效果好坏,但会和舒适度及后期服务的繁索程度有关,如一个产品稳定性及防水性能不好产品,后期维修机率增加,会耽误孩子一些语训时间等。

综上,各位家长在选择助听器品牌时一定不能因为看到某一个孩子戴了某种助听器效果好而放弃自己原有的助听器而去追风,这是极不理性的。

四、耳背式助听器还是耳内式助听器

选耳背式助听器还是耳内式助听器,耳背式外观体积较大,戴在耳朵上易被发现,但是因为共振声管较长,可以获得较好音效音质,而且功率较大,在孩子换耳模时间不影响孩子使用。定制机体积小,美观,但相对功率较小一点,如果很小孩子验配就会存在用不了太长时间因为孩子耳道长大需要换外壳,换外壳期间助听器不能使用,所以家长和验配师在选择的时候有一些犯难,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年龄太小,小于5岁,选配定制机换机壳太过频繁,不宜选择,另外如果家人对于外观不是太在意情况下都建议选择耳背机,使用耳模。如果想使用定制机,孩子的年龄还是要稍大一点,耳道变化没有那么快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

五、细节决定效果

儿童助听器选择的同时更要考虑验配中的一些细节,细节往往决定了验配的效果。耳模就是众多细节中的至重要一点,比如:低频好的孩子本来可以说是幸运的,那么选择适合的产品后还必须选择适合的开放式耳模,充分保护孩子的低频听力并尽量扩展孩子低频听域,让孩子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做到舒适性和安全性兼具。而比较小的城市的家长如果当地没有这些技术支持,那么就应该尽量督促验配师给低频较好的孩子制作硬耳模,并开启气孔。而高频听损重的孩子选用耳模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要考虑,至好选择加强型的耳模导声管,防止高频补偿效果的衰减。只有充分考虑细节才会完美发挥助听器的补偿效果,帮助孩子走出人生步。

六、助听效果评估

如果选择儿童的助听器时没有做助听器效果评估的话,孩子的听力补偿情况:即是否听得清,大概听得清多少,听得是否舒适,会否损伤残余听力等等不清楚,这样卖的助听器千万别买!否则,家长必会陷入:助听器效果不理想——换机——语训效果不理想——耳蜗——,付出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是难以计数的,真正耽误的是孩子康复的黄金期。

七、专业验配很重要

技术高、人品好的优秀验配师,远比助听器本身重要得多!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师除了具备基础的听力学知识,更要具备的是成百上千的小儿测听和验配经验。与孩子沟通是否到位,耐心是否足够,跟家长的解释是否够通俗,判断是否够科学。至佳的助听效果,除了助听器品质相关,更主要取决于助听器验配师的专业选配调试。儿童助听器的验配要求更高、更专业!
第4个回答  2019-01-18
建议到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做听力检测根据听力损失情况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因为是儿童建议及早干预助听器,以免耽误正常的大脑发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