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君主为什么是天皇而不是皇帝?

如题所述

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日本君主的名号“天皇”一词自然来自中国典籍。那么为什么日本君主选择天皇的称号,而不选择皇帝呢?

“皇帝”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来自三皇五帝呗,秦始皇自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所以称之为皇帝,以后历代君主皆称皇帝。其实这个解释还没有涉及到“皇帝”的本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1cf3bc79f3df8dc9c6bd058c611728b461028a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字典,读书人必用的工具书,这里面对“皇”字是这样解释的:皇,大也,从自从王。意思是开始王天下者,即是皇。那么帝又是什么意思呢?帝其实是花瓣的中心,花蒂的象形。蒂与帝本义其实是一样的,是中心的意思。也就说皇帝的本义是,大中心。又大又是中心,就是皇帝。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899e510fb30f2430ccb3cac395d143ac4b03a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中国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意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只有“皇”和“帝”才能配得上秦始皇的功业。皇帝之意,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着眼于君主在人间的功业。

中国古代其实也有君主自称“天皇”的。中国古代只有三个皇帝的称“天皇”的,唐高宗李治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其在位之时也称天皇,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朱??的年号曾用天皇,朱??在唐德宗时期曾反叛唐朝,自立为皇帝,国号秦,改元天皇。五代之时,南汉高祖刘岩谥号“天皇大帝”,但在位不称天皇。所以严格来讲,只有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有“天皇”的称号。

(唐高宗乾陵↓↓↓)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08b87d6277f9e2fa4f741c11430e924b999f33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用天皇?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因为天皇具有神格性,所以人间的君主很少用天皇二字。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就是昊天上帝,《礼》曰:“以?祀祀昊天上帝。”《晋书·天文志》曰:“勾陈宫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

道教中的天皇就是玉皇上帝,玉皇上帝,又称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玉帝,俗称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实际领导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天公作美”,这个天公就是玉皇上帝。正因为天皇是神,所以人间的君主一般不敢用这个称号。在祭天礼仪中,皇帝祭祀的就是昊天上帝,也就是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大帝”。

(天坛↓↓↓)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aedab64034f78f07675c53a72310a55b2191cf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中国人祭天,天是具有神格性质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人物形象。并不是抬头仰望天空,那个自然存在的天空。

日本的君主为什么用这个带有神格性质的号呢?因为天皇即是人间的领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在神道教中,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因而具有神性,天皇在日本被认为不是普通人,有别于日本的普通国民,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天皇的公民权,天皇也没有姓氏,天皇的姓就是天皇氏。

但是二战以后,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完全放弃了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

(昭和天皇↓↓↓)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1160924ab18972bbf2b5f03edcd7b899f510ae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在《人间宣言》发表以前,天皇在历史上一直具有神性。日本君主在唐朝以前都是称“王”或“君”,随着各个小邦之间不断形成联盟和大邦,日本君主开始称“大王”或“大君”,认为自己统一全日本以后就称“治天下大王”。

公元7世纪之时,圣德太子公布十七条宪法,始有“天皇”的称号。日本君主正式称“天皇”。但是在晚清之前,中国皇帝是不承认日本君主的这一称号的。

(现在的日本皇室成员,佳子公主,被认为是日本皇室颜值最高的公主↓↓↓)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a46fc7b2da1373f0830200e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非常清楚“天皇”这个称号的意思。中国皇帝怎么可能承认“天皇”这个称号?前文已经说了,天皇在中国文化中是“昊天上帝”、“玉皇上帝”的意思。

到了同治年间,中日之间开始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名义互派使节,开展国际交流之时,中国清朝皇帝默认了日本天皇的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在中国皇帝的意思是指: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在日本天皇,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日本君主的名号“天皇”一词自然来自中国典籍。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维新后宣称“万世一系”并写入宪法,即日本从古代起没有改换朝代,始终都是皇室一系。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量神话色彩,难以断定古代天皇真实性。从崇神天皇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应神天皇开始的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那么为什么日本君主选择天皇的称号,而不选择皇帝呢?

中国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意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只有“皇”和“帝”才能配得上秦始皇的功业。皇帝之意,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着眼于君主在人间的功业。

中国古代其实也有君主自称“天皇”的。中国古代只有三个皇帝的称“天皇”的,唐高宗李治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其在位之时也称天皇,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朱泚的年号曾用天皇,朱泚在唐德宗时期曾反叛唐朝,自立为皇帝,国号秦,改元天皇。五代之时,南汉高祖刘岩谥号“天皇大帝”,但在位不称天皇。所以严格来讲,只有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有“天皇”的称号。

唐高宗

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用天皇?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因为天皇具有神格性,所以人间的君主很少用天皇二字。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就是昊天上帝,《礼》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晋书·天文志》曰:“勾陈宫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

道教中的天皇就是玉皇上帝,玉皇上帝,又称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玉帝,俗称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实际领导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天公作美”,这个天公就是玉皇上帝。正因为

中国人祭天,天是具有神格性质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人物形象。并不是抬头仰望天空,那个自然存在的天空。

日本的君主为什么用这个带有神格性质的号呢?因为天皇即是人间的领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在神道教中,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因而具有神性,天皇在日本被认为不是普通人,有别于日本的普通国民,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天皇的公民权,天皇也没有姓氏,天皇的姓就是天皇氏。

但是二战以后,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完全放弃了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

昭和天皇

在《人间宣言》发表以前,天皇在历史上一直具有神性。日本君主在唐朝以前都是称“王”或“君”,随着各个小邦之间不断形成联盟和大邦,日本君主开始称“大王”或“大君”,认为自己统一全日本以后就称“治天下大王”。

公元7世纪之时,圣德太子公布十七条宪法,始有“天皇”的称号。日本君主正式称“天皇”。但是在晚清之前,中国皇帝是不承认日本君主的这一称号的。

(现在的日本皇室成员,佳子公主,被认为是日本皇室颜值最高的公主↓↓↓)

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非常清楚“天皇”这个称号的意思。中国皇帝怎么可能承认“天皇”这个称号?前文已经说了,天皇在中国文化中是“昊天上帝”、“玉皇上帝”的意思。

到了同治年间,中日之间开始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名义互派使节,开展国际交流之时,中国清朝皇帝默认了日本天皇的称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