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题所述

消化道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可导致急性贫血及出血性休克。并且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一、上消化道出血: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化学性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还有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肉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等。
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病,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病变破裂。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炎,胰腺癌等。
3)胸或腹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5)肝性胃肠功能衰竭:晚期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道分泌、吸收、运动、成障和循环等力向的功能障碍,称为肝性胃肠功能不全。在严重肝病肝衰竭晚期,由于营养障碍、细菌破坏、黏膜屏障损伤、胄酸侵蚀、自身消化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经常可见到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
3、结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
4、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5、血管破坏:炎症溃疡恶性肿瘤等可破坏动静脉血管引起出血。
6、局部或全身的凝血障碍:胃液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抗凝药物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疾病则易引起消化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6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多种胃肠道疾病以及全身疾病都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以及直肠消化道出血,其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严重的首先会出现黑便,俗称柏油样大便,之后还可引起呕血导致贫血以及身体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休克症候群,严重的会危害生命。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药物等因素导致。也可因为邻近器官病变、全身性疾病累及到消化道等情况导致消化道出血。具体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肠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系统肿瘤等;
2、非消化系统疾病,各类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腹腔内肿瘤播散转移、肠系膜栓塞等;
3、药物因素,比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凝血功能减弱引起的出血;
4、机械性损伤,比如吞入异物、肛门塞入异物、胃镜、肠镜检查等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的出血;
5、应激性溃疡、创伤、烧伤、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后等情况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第2个回答  2021-11-06
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如下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常自己知道有很久反覆发生的病史,有时甚至有多次出血的经验。
2、糜烂性胃炎:可能和喝酒,使用消炎、止痛、退烧药如阿司匹灵等有关,但是糜烂性胃炎也常发生於烧烫伤、重大手术後和严重全身性疾病的人。
3、食道胃接合处黏膜撕裂:这种黏膜撕裂引起的吐血,常出现在食道胃连接处,其特徵一开始常为乾呕或呕出一堆刚吃下的食物,接着吐鲜血,吐血量也很多。
4、食道或胃静脉瘤:静脉瘤出血的特徵常常是突发和大量,而且是鲜血,病人常描述吐血原因常常是因为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所致,至於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在美国主要是酒精引起,在台湾则主要是肝炎。
5、其他疾病:如胃癌,息肉等较少见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21-11-06
你好,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药物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第4个回答  2021-11-06
化道出血一般都是吃的东西不洁净或者是太有强烈的刺激性的,或者是比较寒凉的东西,长期的饮食不规律造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