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的古诗。

如题所述

寒食节的诗词: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野望吟》
唐 ·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诗》
五代 · 云表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夜深 / 寒食夜》
唐 · 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念奴娇·春情》
宋 ·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
《寒食》
唐 ·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 ·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 ·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小寒食舟中作》
唐 ·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 · 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杂诗》
唐 · 佚名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 ·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壬辰寒食》
宋 ·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寒食书事》
宋 · 赵元镇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雨二首》
宋 ·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
《寒食》
宋 · 张镃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唐多令·寒食》
明 · 陈子龙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寒食》
唐 · 王建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寒食》
宋 · 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上冢》
宋 ·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5

《寒食》是一首描写寒食节景象的诗。诗人在轻描淡写中暗含讽刺之意,因为寒食节里本应人人不生火,皇帝却特意赏赐蜡烛给王侯贵族。全诗含蓄地讽刺了当时等级森严的特权现象,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专权者的不满。

第2个回答  2020-09-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