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雨巷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上几乎相同,这样写是不是重复多余?谈谈你的理解

如题所述

不是
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使诗歌具有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并且说明诗人与雨巷中见到的女子相见、擦肩而过、渐渐消失的全过程,是诗人梦一般的想像,又把作者从想像中拉回到现实的作用。现实中“我”根本就没有见到姑娘。说明诗人的理想愿望很渺茫。在结构上构成首尾照应的方式,强调(升化)“我失落迷茫,又怀着希望的痛苦心情”的主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9
这是前后呼应,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也往往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更好地渲染了作者孤独、思念、忧伤的情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