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悯农》的,为什么百姓非常痛恨他?

如题所述

因为李绅后期成为了一个非常奢靡残暴的人,他苛刻百姓,无视王法,让老百姓过上了苦不堪言的日子。

一,锄禾日当午

说起唐诗《悯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到2岁孩童,大到90岁老翁。如果说有谁不知道这首诗,那么肯定会被身边的人另眼相看,但是说知道这首诗的作者的历史,却有大把的人不知道,都知道是李绅,但是却不知道他是一个贪官、一个奢靡残暴的宰相。

李绅的家庭状况非常不好,父亲英年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庭条件的问题,李绅不得不和母亲一起到田地里劳作来解决温饱问题,他亲眼目睹了劳动的不容易,也体验到了劳动的不容易,《悯农》是李绅有感而发写下的。

《悯农》分有其一和其二,两首诗的意境非常贴近现实,非常容易理解,是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也就是因为自己亲身的体会才明白自己必须奋发图强,才能摆脱这样的生活。

二,投身官场

李绅学习非常刻苦,在自己27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成为了补国子监助教。 初入官场的李绅是一身真气,他看不惯官场里的尔虞我诈,更不看管一些为官的恶习,他也曾经做出努力和挣扎,但是当他看到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 后,李绅妥协了。

当时白居易一心想为宰相鸣不平,但是却迫于现实的压力被贬走了。李绅为了能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就投奔了当时的权势李德裕的门下。

李绅人虽然开始堕落了,但是官场上却是风生水起,一路晋级,最后成为了唐朝宰相。这一路走来,李绅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懂得人间疾苦的李绅了,他成为了一个官场老油条,老滑头。

三,残暴奢靡

成为宰相的李绅是非常得意,他变得目中无人,贪得无厌、残暴奢靡。李绅有一个叔叔也是当朝为官,在自己为发达之前一口一个叔叔、叔叔的叫,发达之后了竟然让这位亲叔叔叫自己爷爷,让叔叔变成了自己的孙子,你说这得是多么的目中无人,多么的讨人厌。

李绅利用自己手里的职权苛刻老百姓,让老百姓缴纳过多的杂税,加重老百姓的生活负担,还视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在很多的事情上只要是老百姓和为官人员或皇室人员,一律都是老百姓的错误,一律惩罚老百姓。

李绅的后期生活也是非常的奢靡,一盘鸡舌头,就要浪费好几百只鸡。家里还养了无数的歌妓,供自己每日享乐。总之生活是十分的奢靡,让一般人都想象不到。

如此目中无人,小人得志的样子谁不讨厌,当时和他同期的白居易、元稹等都是十分厌弃他的。那么的贪得无厌、残害百姓、残暴奢靡,老百姓怎么能喜欢呢?有很多老百姓都是连夜逃跑,逃出他的管辖范围来保命。

好在老天有眼,李绅为了讨好李德裕,最后将无罪的吴湘直接判死罪。好在新君王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看破了李绅的把戏,把李绅判“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 的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0
因为写《悯农》的李绅后来当官做了宰相,吃穿用度非常奢侈浪费,为人官威甚大,既不体谅百姓,还烂杀无辜。
第2个回答  2020-05-10
虽然他写下了这首十分的关心农民疾苦的诗。但是他依旧是一个官人,依旧享受着每月免费的俸禄。才导致农民十分的痛恨他。
第3个回答  2020-05-10
写下《悯农》的是李绅,虽在诗里怜悯农人,但实际上李绅是一个十足的酷吏,他一餐饭就要花费几十上百贯钱,自己的俸禄根本不够,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
第4个回答  2020-05-10
因为李绅后来做了宰相以后极度奢靡浪费,还判了冤假错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