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规矩 漫谈“规矩”

如题所述

规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guī ju,意思是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出自《荀子·礼论》和《红楼梦》。

凡事都有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规范、法则,也是标准、尺度。做人有行为规范,做事有游戏规则。《管子·法法》说得好:“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所以,尽管规矩也需要视时立仪,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修改修订,创新完善,然而却不可以一日无规矩,更不能不懂规矩,不讲规矩,不守规矩。古人有言,世有乱人而无乱法。古谚亦云,曲木恶直绳。可见,规矩不仅是方法论,亦含有世界观。

扩展资料:

不管是软规矩,还是硬规矩,其目的在于规范;规范之手段,在于赏罚;赏罚之本,在于劝善惩恶。俗话说,赏先远,罚先近。《左传·昭公五年》亦云:“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韩非子·有度》亦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否则,即如《管子·版法》所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所以说,法律者,公器也;赏罚者,利器也。若赏罚不行,则诸事难成。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世说心语:须从规矩出方圆-人民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什么是规矩
据词义考证:规﹑矩,本义为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后多用来比喻和指代规则、标准、法度。
规、矩,再加以引申、演变,也有“礼法、准则”“老实、本分”之意。《红楼梦》中“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说的就是什么样的事情该做或不该做,哪些事情该怎么做。(“大家儿”的规矩、说道就是多。)
圆规、曲尺,应是木匠祖师鲁班爷做活时使用的两种重要的测量工具。一块木料,要想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有用之材,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加工,而且这个标准越精密、越严格越好。
由物及人,其理相通。小则知书达理,大则“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要走上成人、成才、成名、成功之路,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法度。一个人,如果不读诗书、不学礼易,不参悟《论语》《道德经》,做不成圣贤不说,恐怕混迹于社会也很难。
《韩非子》云“万物莫不有规矩”。《史记·礼书》云“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可见,物有物的规矩,人有人的规矩。
规矩谁来定、谁去守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都要受这个群体某些规则的约束和限制。
狭义上说,凡以口头的、书面的形式立下的,还没有达到制度、法律层面的准则,以及约定俗成的通行做法或惯例,都可以看作是一般意义上的“规矩”,也就是法外之规。广义上讲,一切规章、制度和法律都是“规矩”。
当然,也有一些礼节性的规矩,如人际交往中,待客之道、客随主便,问候、答谢等。

不是某个群体成员,或未进入某个群体范围,可以不理会、不在乎特定的“规矩”,否则就要入乡随俗,这是规矩的纪律性、强制性。
规矩不仅有达官显贵的规矩、平民百姓的规矩,还有正人君子的规矩、黑帮恶人的规矩。从正道上讲,一些教条、戒律、陈规陋习甚至暴戾行径,根本算不上规矩,早该被扫地出门,予以剔除。“潜规则”的东西,是隐性的不当要求,也应该从黑市上消失。
规矩,就群体的不同性质和规模而言,有很多类别,如:
家族之规。自然是由当家人或族长甚或是老祖宗制定、传下来的,其家庭成员及仆役人等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家法”侍候,遭到责罚。
帮会之规。当然是由“帮主”“老大”制定,帮中一干人等必须遵守,不然的话,轻则被逐出山寨,重则丢胳膊断腿甚至毙命。
党派之规。是某党某派以专人起草、会议通过、可以修改的“章程”的形式呈现的。它规定了党派性质、纲领和行动准则。但有两个问题:一,如果没有其他政治力量制约,就会出现“以党代国”的局面;二,如果个人崇拜问题严重,党魁的话也可能成为“圣旨”。
国家之规。封建时代,秦律、唐律及至清律,都由一姓皇帝命人制定文本,违者按律处罚。不仅如此,统治者还经常以“君权神授”的名义信口开河,“金口玉牙,说啥算啥”,臣民必须惟命是从。近现代才有西式的国会制定法律,其理论支撑也变成了“众生平等”说、“社会契约”论,突出了公民地位和大家立法、大家守法的思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本质上的进步。
怎样坚持和守住规矩
《礼记·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
这里应有两层意思:一是,规矩一经制定,就不可以形同虚设,规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二是,规矩是用来正形纠偏的。其语序为前规后矩、先圆后方,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天圆地方、外圆内方,棱角内敛、以柔克刚,这般想法确实宜于养性、利于秩序。

仰望天空,星辰浩瀚,人们时常担心哪颗不守“规矩”的小行星要撞击地球;放眼人群,摩肩接踵,人们时刻担心哪个不守“规矩”的暴恐分子会生出是非……。可见规矩对于人们生存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规矩存在的依赖性。
要想使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稳定、和谐,就需要在一定框架内建立起处事和行动规则。而规矩一旦确立下来,就要坚持原则。
首先,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一,规矩不能只给别人定,自己却成为法外之民。规矩,下属要遵守,上司也要遵守,而且要以身作则。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京戏中有一出“打龙袍”,就颇有说理意义,你就是天王老子,肉身可以免打,替身(龙袍)也要遭罚。外国明星政要违反交通法规,同样被处罚,没有豁免和商量余地。
其次,按“规则”办事。集体有集体的规矩,社会有社会的规矩。行业有行业的规矩,单位有单位的规矩。无论身在何处、所为何事,都要遵章守纪、遵规守矩,一言一行,中规中矩。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从政、经商、交友、做人等,都要讲规矩。还有,比赛规则、游戏规则、交易规则等,都意在提示人们要照规则办事,“按套路出牌”。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不能“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主意)”。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过程中,要重公义、轻私利。
第三,适时变更规矩。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对待一些特殊的事情,只要不违背根本原则,规矩是可以做适当变通的。如人与人要坦诚相待,要讲真话,而医生面对绝症患者,出于善意,可能要说些“美丽的谎言”,这种安慰不仅无可厚非,对于治疗疾病和延长生命还会有益处,这也是另一种形态的“规矩”。
伟人讲,要“推陈出新”。一些不合时宜的、有违人格的甚至是有悖于科学民主的陈腐规矩,就应该自觉地及早地加以“无公害处理”。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观念,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立符合公众利益和时代进步的新规。
最后,要兑现“规矩”。违背“规律”受惩罚,违背“规矩”有代价。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矩也应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雁飞行,或一字或人字,紧密跟进,否则就要掉队。轮船要按航道行驶,否则就可能触礁。流星脱离了原来的运行轨道,就会坠毁。演员不按声部合唱,音乐就不和谐。士兵不按方阵行进,队列就不整齐。讨生活,不守规矩,就会丢饭碗。 不遵守党纪国法,无论你是“小苍蝇”“大老虎”还是“九头鸟”,都要被绳之以法,受到无情制裁。蔑视法律,轻慢规矩,无惧权威,挑衅公义,是自我中心的表现,是私欲膨胀的表现。置法律、规矩于不顾,我行我素,背道而驰,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惨重的代价。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为自己守规矩,为他人守规矩,为家国守规矩,你我他都守正道规矩,和谐家庭的愿望就会实现,和谐社会的梦想就会实现。这样的话,才会无愧于我们“文明古国”的称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05
中文名:漫谈
拼音:màntán
出处:《附记》且介亭杂文
释义:不拘形式地谈体会或发表意见
例如:听完报告咱们漫谈一下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