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婚内财产协议书有效吗

如题所述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婚内财产协议只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该协议在离婚的时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婚内财产协议和离婚协议的不同
1。含义不同。
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婚姻存续期间,对婚前或婚后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协议。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可以签订婚内财产协议,也可以不签订婚内财产协议。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离婚协议是双方办理离婚登记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双方到民政局办理离婚必须要有离婚协议。
2。生效条件不同。
婚内财产协议双方签订后即有效,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前提是签订协议时不存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形。
离婚协议的生效是以办理离婚登记为条件。只有双方到民政局成功办理了离婚手续、拿到了离婚证,最后提交的那份离婚协议才产生法律效力。
3。签订后是否可以变更、撤销存在不同。
婚内财产协议: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是不能变更的,一般情况下也不允许撤销。但是如果婚内财产协议涉及房产赠与条款,在没有变更产权登记或未对协议进行公证,且赠与不属于公益性质的,赠与方是可以撤销赠与的。
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时,如果一方在办理离婚登记前反悔,之前签订的离婚协议就没有生效,也是就说离婚协议在办理离婚登记之前是可以反悔、撤销的。如果诉讼离婚,一方不认可之前签订的离婚协议,法院会认定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没有生效。
4。公证的作用不同。
婚内财产协议一般来说可以不用公证,公证不是协议生效的条件,公证不过是加强了协议的效力。此外,双方直接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灵活性更大,而公证比较严格,需要对协议进行较为详细的审核。

如果婚内财产协议涉及赠与性质的内容,这种情况就需要公证或者变更产权。否则,涉及赠与的部分,赠与方可以主张撤销。所以究竟是否需要公证?答案并非绝对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离婚协议的生效条件是民政部门的离婚登记,即使公证,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前,一方还是会以各种理由不配合,所以就没有公证的必要。即公证与否和协议的效力没有直接关系。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法律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由此可见,夫妻婚内采用书面形式进行的财产约定是有效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