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一个不被人注意到的现象发生:虽然微信上添加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与之相对的,自己发朋友圈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之前看到短视频达人papi酱曾发过一条名为“我为什么不爱发朋友圈?”的短视频。在视频中,papi酱因为吃了一家感觉还不错的火锅店,便想发个朋友圈分享一下。
但刚要发表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不对,不能这么草率。
首先,自己去吃火锅店的时候刚好是同事们都在加班,而她不在,所以得屏蔽一下同事,接着她又想起自己上回刚鸽了闺蜜的邀约,所以得屏蔽一下闺蜜;
而后她又想到自己的妈妈这两天不让她吃太重口的,所以得屏蔽一下家人,再然后她又觉得毕竟是分享生活,给客户看到也不太合适,于是客户也得屏蔽,同理同行也要屏蔽……
好嘛,这么一通操作下来,最后没屏蔽的谁也没剩了,得,干脆不发了。
不过这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里也反映出了现在大家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的现象。
这背后所蕴含的底层逻辑是,在当下的人际交往环境中,我们或多或少,似乎都变得更加收缩和谨慎,不愿被旁人窥见深层的内在了。
其实严格来讲,朋友圈本应是非常小众的私人领域,但随着微信在生活中的大规模使用,原本小众的朋友圈也不可避免地渗入了“多方势力”。
若是你随意去朋友圈里划一划,只要是疏于屏蔽的,那卖货的,拉票的,发自拍的,可谓是应有尽有。随着朋友圈里的“成分”愈加复杂,这里也难免变成了谨言慎行的场所。
好比之前艺人杨丞琳和李文浩发博官宣恋情,小米就截图发了朋友圈表示祝福。随后就收到了各色褒贬不一的评论,诸如“祝幸福”,“娱乐圈的爱情你信吗”等等。
再试想一下,你可能只是今天恰好兴致来了下了厨做了几道菜,想简单地分享一下今日份做菜的辛劳与欢欣,于是花了时间摆了盘,拍了照,还添了滤镜,谁曾想兴致冲冲地发上朋友圈,却有人质疑是黑暗料理。
也可能你只是今天跟朋友一同外出游玩了一番,在清冷的晚风中被归巢的鸟儿唤醒了内心的宁静之情,于是情不自禁地摆了Pose,跟美景一同留下剪影,再鼓捣鼓捣发表在朋友圈,却有人说是P图过度,没有自知之明。
这样折腾下来,难免不会把本应高高兴兴的发朋友圈之事,转变为负面情绪制造机。而在经过一次又一次期望与失望的积累之后,我们便不约而同地收敛了自己的分享欲。
毕竟,朋友圈里的人形形色色,即使你所发表的朋友圈下有许多善意真诚的评论,但谁又能保证其中不会充斥进一两条负面的反馈的呢?
或许有人说这么死盯着这些朋友圈下为数不多的一两条负面评价太过偏激。但我们必须考虑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人总是会选择性“失明”的。
即使大部分评价都是真诚的祝福与赞美,但只要其中掺杂进一两条含有恶意的评价,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执拗于此。于是那些正面反馈所带来的一切好心情,便被一点点的负面反馈击溃得烟消云散了。
如果按照因为不愿意受到负面评价而逃避发朋友圈这个观点来看,似乎颇有点“因噎废食”的嫌疑,但不发朋友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止步于此。
鲁迅曾经说过,“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朱自清也曾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因而朋友圈对我们而言,其实更像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是在真实的生活偶尔过得疲惫了,可以稍稍看上一两眼的一个窗口。
或许在朋友圈里,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有滋有味、各具特色的生活。它们或是关于各地的旅游,或是关于品相诱人的美食,或是关于深夜时亮着灯的加班……
它们或许徒有其表,或许坚韧晦涩。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是旁人的生活。而我们自己的生活,那些真实的愉悦郁闷,都存在于这些朋友圈的窗口之外,在我们立足的脚下的地方。
在我们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的表象下,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更加倾向于把时间都放在自己身上,放在那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的努力上,而不是受困于朋友圈的虚幻假象之中。
毕竟,就像之前曾看到过的一句话说的那样,“朋友圈是发给别人看的,而生活,却是要自己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