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个人类实现飞行梦而努力的故事

如题所述

在古老而又遥远的年代,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或是普洛米修斯飞天盗火……这些数不清道不明的神话和传说,都是地球人期盼着升空飞翔的美好愿望和朦胧幻想。

  请允许我打开这迷人的诗卷、一展我们先人向往飞行的宏大志向!

  公元前 2288 年~前 2255 年间,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瞽(此字左上角应该是“鼓”字的左半个,而非“支”)叟(此字应该加个“目”字傍才对)的人欲谋害舜,于是舜手持两个斗笠从着了火的粮仓顶上跳下逃生。这是史书上关于应用降落伞减速原理最早的一种说法。

  公元前 2205 年-前 2158
年间,帆与扇子已在中国出现并获得应用。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与空气动力学有关的民间实践。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中国人发明了风筝。

  公元前 850
年,英国人布拉德双臂绑上鸟翅从罗神殿上一跃而下,试图飞越伦敦城,结果坠地身亡。这是先人为实现飞行梦所作的一次早期尝试。

  公元前 668 年~前 625
年间,传说一位居住在巴比伦的埃塔那氏曾经试图骑上老鹰翱翔天空,结果当然不会成功。

  公元前 468 年~前 376 年间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墨子,一说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著名工匠公输般,即著名的“鲁班”,(公元前 770 年—前 481
年),耗费三年制成一木鸟并进行了试飞,据说“连飞三日不下地”。这是有关中国古人试验飞行器模型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 400 年左右
,相传普拉东的亲友、智利学者阿凯塔斯也试制并试飞过一只“木鸟”,其实也许就是当今的飞机模型。

  公元前 287 年~前 212
年间,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流体静力学中的浮力定律,对后来研制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提供了最原始的理论依据。

  公元前 220 年~前 206 年间,在中国汉朝的宫廷中,已有类似于跳降落伞的杂耍表演。

  公元前 200 年左右,相传由西汉的韩信制成风筝,张良乘其升空飞行。

  公元前 200
多年,相传西汉时曾用风筝丈量了长安城未央宫的尺寸,这可是飞行器应用于生活的最早实例。

  公元前 140 年~前 88
年间,在中国汉朝的汉武帝时代已发明了烛灯笼,可飞上天空作为军队的信号工具。相传当时在淮南地区,还有人作过往空鸡蛋壳内灌注热气,使其在大风中飞行的试验。这些都是用热气球升空的最早尝试。

  公元 9~23
年,在中国的王莽时代,相传已有人用大鸟羽毛制成翅膀,浑身贴上羽毛,利用机关(即机械结构),“飞数百步”远。据说是此举是为窥视匈奴的动态,从一高塔上跃下进行了滑翔飞行。

  大概也是在这个时代,意大利一名演员扇动 2 具鸟翅尝试飞行,结果失败而身亡。

  78~135
年间,在中国东汉时期,著名发明家张衡造出可飞行的木鸟,这相当于原始的飞机模型。

  265~316
年间,中国晋朝的葛洪发现了鸟不扇动翅膀也能滑翔的现象,首次解释了老鹰展翅高飞是借助了上升气流的托举原理。

  265~420 年间,中国晋朝发明了竹蜻蜓,被世界公认为直升机的最原始形态。

  549
年,风筝首次用于军事行动,当时中国南朝梁的首都金陵被困,太子肖纲与大臣羊侃利用纸风筝升空告急,将昭书放飞送出城郭,可惜被敌军射下。

  559 年,相传在中国北朝时,北齐一个叫作“黄头儿”的人曾乘风筝逃命成功。

  618~907
年间,中国唐朝士兵韩志和制成一木鸟,可飞“三丈高,二百步远”,其腹内设有“机关”(指驱动机械),成为古代飞行比较成功的一具航空模型。

  782 年,中国唐朝临洛守将张丕被田悦围攻时,曾放出风筝升高
“百余丈”,向外界求救,终于使援军赶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