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和精读都包括哪些方法?

如题所述

泛读是为了初步了解一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快速建立书本、内容的知识地图,找到重要内容、挖掘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产生“问题意识”,从而促使我们更好地完成阅读,以及对部分内容进行精读(拿一本书来说,重要的内容通常只占全书的两成左右)。精读是为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内容,掌握知识、

读书的时候不要把精读和速读(包括泛读)分割开来,而是结合起来运用。

先自问自答。选择并拿到一本书之后,先看看前后序言、目录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看这本书的目的,提出几个问题(明确阅读的目标),然后用自己现有的一些知识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然后快速阅读。我是以每分钟一两千字的速度(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掌握的)对整本书籍、或某些章节进行快速阅读,由此建立该本书的脉络、知识架构。期间我会找到这本书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快速标记。如果有必要,就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阅读、以及精读。(如果你不会快速阅读,也建议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慢慢地读,这样不仅速度慢,其理解也不会高,尽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点。)

阅读完之后,再根据书本内容对阅读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再一次解答。解答之后就可以进行“对答案”了,也就是把阅读前的答案和阅读后的答案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的回答有多少和作者讲的一样,还有哪些遗漏和差距,然后关注这些遗漏、差距、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好书,一般不会只读一遍,在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时要注意下面这些点。

对读过一遍的好书进行二次或三次阅读是一件非常好的行为,也很有必要,但要用阅读新书的心态去面对,准备新的目标与方法。目标不同,看见的东西也不同。如果每次阅读都以同样的目标进行阅读,其收获会小很多。

除了阅读同一本书之外,也可以用不同的书设定新的目标。先设定新目标,然后再决定接下来要读哪本书,这样的顺序比较能用延续前一本书的心态去理解新书。透过对答案的步骤,确立下一个目标,再挑选下一本书。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某些重要观点,可以尝试写作练习。写作是理解和输出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5
精读课和泛读课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
第一:两者对学生的注重点不一样。精读课文关注学生基本的素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基础。而泛读课供学生开拓、深化,使学生通过有选择地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所以说,精读是基础,略读是发展,是提高。
第二:两者教学重心不一样。精读课文传授方法、教给策略,泛读课文迁移方法,举一反三。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第三:具体教学模式的不同。
(1)、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
(2)、泛读课: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