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何时举办科技专利成果竞价拍卖会?

如题所述

2018年7月17日,由同济大学联合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同济大学专利成果专场竞价(拍卖)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物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与能源工程等学院的6宗专利成果现场竞价拍卖成功,专利成果完成人与竞拍成功的企业当场签约。当天的竞价拍卖会共签署金额2902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意向。

这是同济大学首场专利成果专场竞价(拍卖)会。这种模式是国内第一次采用交易机构竞价系统与拍卖形式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也是国内第一次由单一高校集中组织的专利成果竞价拍卖活动。

同济大学挑选了87项优质专利成果提交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经审核后,成果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信息发布平台进行挂牌发布。最终6项成果有合格意向受让方进入竞价环节。双方将竞价环节由交易机构转移到大学校园,结合传统的拍卖形式,对专利成果进行现场竞价。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邱益中、上海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处长章永忠等出席竞价拍卖会。

顾祥林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有大量科技成果亟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济大学联合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共同举办首场专利成果竞价拍卖会,是同济大学积极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又一创新尝试,目的是为了在高校的科学技术成果与产业、市场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提升高校专利成果的转化率。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云辉教授等完成的成果是基于美特材料的无线充电的8项专利成果,起拍价为250万元,企业看好其未来市场前景,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上海卡珀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300万元获这8项专利5年独家实施许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严彪教授主持研发的“一种导液管精确安装定位工具及其应用”等3项发明专利权,以150万元被肯纳司太立金属(上海)有限公司摘牌。

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振平教授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循环利用等2项发明专利,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的地铁隧道病害数据自动化采集与分析等3项专利成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志强副教授有关污泥资源化处理的专利,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陈德珍教授的一种油、气、炭可调的废弃物热解的系统和方法专利,分别以一定金额转让给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嘉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济德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在当天的竞价(拍卖)会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裴钢教授团队的两项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方面的专利成果以2400万元标的金额转让给由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出资筹建的上海绿润初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来校企将携手共同致力于该专利成果的后续的研发、制药生产,力争早日实现由专利成果到药物量产。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与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纯梅代表双方签约。

当天,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副主任叶阳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市场部总监黄刚代表双方签署合作框架意向书,双方将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开展长期紧密的合作,共同探索符合中国高校需求的成果转化模式。

顾祥林表示,同济大学正创新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扩展科技成果与产业市场对接渠道,积极打造高校科技成果管理运营完整体系。

近日,同济大学发布专利成果管理运营新体系,包括新修订的《同济大学专利管理办法》,配套开发全新的“同济大学专利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实现菜单式服务,大大简化了专利申请的流程,减轻了科研团队在申请专利时的工作量。

“早期介入、分级运营、融入市场”,是此次新政的创新亮点。今后,在专利申请阶段即引入“评价机制”,由专业评估机构筛选出高价值、具有较好转化前景的申请提案,投入更多资源对其进行专利布局、专利包装、专利申请策划等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实现专利成果的分级化运营。

此外,同济大学近日还聘任该校4名教师为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大使”。这些转化大使将从地方产业入手,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提炼需求、规划技术方向,有针对性地向政府主管部门、企业提供同济大学对口科技成果信息,逐步深入开展同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