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23回的回目是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集中了四圣分别指的是

如题所述

四圣分别指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概括:

在过了流沙河之后的某天,师徒四人路过了一户庄院,请求在那里借宿一晚。这家有三个女儿,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们几个人招为女婿,就劝说他们,其他人不在意,只有猪八戒心里蠢蠢欲动,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

猪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但最终却被她的三个女儿戏弄,把它绑上在树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来那是几个菩萨在试探他们,只有猪八戒没有通过考验,有待改过。

扩展资料

四圣简介:

1、黎山老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亦称无极老母、无当圣母。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

传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战国时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宋代)等,都为骊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2、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3、文殊菩萨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

4、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四圣分别指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概括:

在过了流沙河之后的某天,师徒四人路过了一户庄院,请求在那里借宿一晚。这家有三个女儿,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们几个人招为女婿,就劝说他们,其他人不在意,只有猪八戒心里蠢蠢欲动,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

猪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但最终却被她的三个女儿戏弄,把它绑上在树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来那是几个菩萨在试探他们,只有猪八戒没有通过考验,有待改过。

扩展资料

四圣简介:

1、黎山老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亦称无极老母、无当圣母。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

传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战国时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宋代)等,都为骊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2、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3、文殊菩萨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

4、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第2个回答  2020-08-07
四圣分别指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概括:
在过了流沙河之后的某天,师徒四人路过了一户庄院,请求在那里借宿一晚。这家有三个女儿,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们几个人招为女婿,就劝说他们,其他人不在意,只有猪八戒心里蠢蠢欲动,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
猪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但最终却被她的三个女儿戏弄,把它绑上在树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来那是几个菩萨在试探他们,只有猪八戒没有通过考验,有待改过。
扩展资料
四圣简介:
1、黎山老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亦称无极老母、无当圣母。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
传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战国时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宋代)等,都为骊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2、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3、文殊菩萨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
4、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四圣:
黎山老母,南海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还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4-08
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