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配筋率为百分之三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其中,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ρ=As/bh0。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

2.这个要根据设计图纸。

3.配筋率过高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超筋梁。
其破坏特点是破坏始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先压碎。当钢筋混凝土梁内钢筋配置多到一定程度时,钢筋抗拉能力就过强,而作用(荷载)的增加,使受压混凝土应力首先达到抗压强度极限值,混凝土即被压碎,导致梁的破坏。此时钢筋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钢筋应力低于屈服强度。由于该梁在破坏前裂缝开展不宽,延伸不多,梁的挠度不大,梁是在没有明显预兆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突然压碎而被破坏,故习惯上称为“脆性破坏”。
独立基础还有别的基础超筋有什么危害,还有就是梁那里是梁那里是受压区,那里是受拉区,柱,墙,梁,板以及基础的受压受拉区我不清楚,怎么区分,例如梁根部三分之一处的是上部扁担筋是为了防收拉还是受压 回答: 这个问题若是展开了讲,很麻烦的,你不是这个专业的,你只需要知道:要想不出现超筋,就加大截面积或增大砼强度等级。实际施工中你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按设计图纸施工就行。
简支梁上部筋受压,下部筋受拉,弯起筋及支座1/3处部份箍筋受剪,腰筋受扭。框架梁支座1/3处上部筋受拉,下部筋受压,跨中1/3处上部筋受压,下部筋受拉,腰筋受扭。

现浇结构的板受均布面荷载,中部受向下的正弯矩,四周受向上的负弯矩,剪力均布向下,边板负弯矩较小;柱受垂直向下压力和偏心受压时的弯矩,以及端头约束产生的负弯矩,弯矩沿柱高呈曲线弯矩分布,有地震、大风等水平荷载时,受水平方向的剪力。上学时学的,现在忘的差不多了,只记住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7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配筋率即面积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计算公式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梁:ρsv,min=0.24×ft/fyv;
  弯剪扭构件:ρsv,min=0.28×ft/fyv。箍筋体积配筋率
  体积配箍率(ρv):箍筋体积与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体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0页)。
  式中,l1和l2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v,min=λv×fc/fyv;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其中,fc≥16.7N/mm^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均有此规定),fyv≤360N/mm^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此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此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已取消fyv≤360N/mm^2的规定。)
第2个回答  2015-03-30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其中,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ρ=As/bh0。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