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有这样一句叙述: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两个词语搭配不矛盾吗?
答:“似乎确凿”或者会被指为不合逻辑.然而,这是鲁迅特意使用的;“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用来表述百草园留在记忆里的印象确实如此.这样说,没有什么违反逻辑之处,
2.三味书屋中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先生是严肃的,因为鲁迅在上了生书后,问先生“怪哉”,先生不但不回答,反而面露怒色,说明他让学生在合适的场合问问题,不会在严肃的课堂上回答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先生是专注于学问的一个人.因为他陶醉于诗中时,程度能让学生都溜出去玩,可见先生对学问如痴如醉.
先生是善良的,虽然他定有罚跪和打手板的规则,但他还是不常用,对学生虽严格但很善良,最多也就瞪几眼而已.
总体来说,先生是一个严厉,方正,知识渊博,仁慈,对封建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但还是较为古板的人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作者要上书塾,不拜先生和孔子却要拜鹿的图是为什么?
答:旧时私塾都有孔子牌位供学生老师祭拜,鲁迅的老师寿镜吾有点反传统思想所以不设孔子牌位,但又不能彻底免俗市,于是就对着应该放牌位的地方拜一下,将就了.
那幅画中梅花鹿是伏着的,代表“福禄”(伏鹿)
梅花鹿:
鹿”与“禄”谐音,“鹿:包容“禄”的含义.禄者,俸给,俸禄,高官厚禄也.“禄”的本义是“福”,所以,“鹿”中又含有“福”的寓意.
“梅花鹿”与“梅花榜”有一定联系:清代时,在鲁迅故乡绍兴一带,科举考试之取录名单发榜时是写成“梅花榜”的——每一榜50名,第1名提高大写,第2名排在右下方,余者如是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写去,则至第50名时刚好排在第1名的左下方,便构成一幅由人名编织的圆形梅花图案——即被称之为“梅花榜”或“梅花图”.之所以要构成这种图案也寓有象征意义,同“松鹿图”中的“梅花鹿”相仿佛.
考试发榜是“梅花榜”,“松鹿图”中的“鹿”是“梅花鹿”——可见,“梅花”也是那时绍兴读书人美好的象征.
4.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答:“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还告诉我们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为空间顺序.
5.三味书屋的三味指什么?
答:何为“三味”,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1、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本文采用哪种方法开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3、百草园的景物有些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详写?

4、在描写百草园景色时,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5、“长的草里是不去的,……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这两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加红的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一切景语皆情语。”认真研读课文前八自然段,体会作者笔下百草园里有哪些乐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