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用谦词与敬辞

如题所述

一、谦辞
1. “家”字族:用于称呼自己的辈分较高或年纪较大的亲属,如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等。
2. “舍”字族:用于称呼自己的辈分较低或年纪较小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称呼自己的亲戚)、舍间/舍下(称呼自己的家)。
3. “小”字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称呼自己的儿子)、小女(称呼自己的女儿)、小人、小可(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小店(称呼自己的商店)、小老儿(老年人自称)。
4. “老”字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老朽(老年男子谦称自己)、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衲(老和尚谦称自己,如言“老叫花子”“老要饭的”)、老尼(老年尼姑谦称自己)、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5. “愚”字族:用于自己的谦辞,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6. “拙”字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书画)、拙见(同“愚见”)、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二、敬辞
1. “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与对方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称别人女婿)、令亲。
2. “拜”字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访(访问对方)、拜读(阅读对方的文章)、拜托(托对方办事)、拜识(结识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3. “奉”字族:用法同上。常见的有奉告(告诉)、奉劝(劝告)、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送(赠送)、奉托(拜托)、奉达(告诉)、奉复(回复)。后二者多用于书信。
4. “恭”字族:表恭敬地对待对方。常用的有恭贺(恭敬地祝贺)、恭请(恭敬地邀请)、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5. “贵”字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婉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儿子)、贵国(对方国家)、贵校(对方学校)。
6. “高”字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寿(问老人年龄)、高堂(指父母)、高足(别人的学生)、高论(别人的议论)、高龄(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备春年龄)、高袭禅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认较高的职位,也用以探问别人就职的单位)。
7. “大”字族:尊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大爷、大娘、大妈、大哥、大姐、大人(书信中称长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驾(称对方)、大名、大作、大札(对方的书信)、大庆(老年人的寿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