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孩子,我想当一个富豪的妈妈》读后感

苦闷啊!天天上班,公司还叫写这些玩意,我都不知道写这些有什么用。况且没时间写啊!哪位大神帮我写下呗!公司叫写这个肯定是要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你懂的。随便帮我忽悠一篇文章吧!要求不需要太高,交差就可以了。有好心人帮忙的话,写好发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孩子,妈妈这辈子当不了富豪,但是妈妈想成为一个富豪的妈妈,可以吗?”
“好的,妈妈,等我长大了,我给你买宾利房车,天天带你出国旅游。”
“嗯,妈妈等着,将来你长大后一定是个大富豪。”
呵呵,这不是咱们的拜金主义,这是自七月初以来,我和小白兔看完《快教孩子学理财》后跟小白兔经常谈论的话题。这是一种激励,一种自我暗示。
是的,咱们的孩子现在这么辛苦地上学上各种课外班,哪个家长心中不是无比憧憬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自食其力,出人头地,挣多多的钱过上好日子?只是咱们传统的思想让咱从来没有直说罢了。
《快教孩子学理财》作者任宪法先生在这本书上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是如何培养女儿格格的财商并付诸行动的,此外,这本书还收录了许多名人富豪小时候的财商故事。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位中国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在以色列经历的财商教育。这位单亲妈妈初到以色列时做着一个标准的合格的中国式妈妈:孩子们在学校读书时,她卖春卷,孩子们放学后,她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为孩子们做馄饨煮面条。一天,当3个孩子围坐在小炉子旁边等她做饭时,邻居过来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帮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里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转过头训斥这位妈妈:“不要把那种落后的教育应用到孩子身上,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久而久之,这位妈妈在和邻居闲聊中也慢慢改变了意识,加上孩子们在学校被灌输的犹太式教育,不久后,这位妈妈决定试着把孩子们培养成“犹太人”。首先,他们家里确立了有偿生活机制,妈妈提供的餐食和服务都不再无偿使用,妈妈在收取费用的同时,也给孩子们赚钱的机会。她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孩子们,他们带到学校后,可以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自由支配。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孩子都是如何卖春卷的:老三比较老实,按照妈妈正常零售的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赚到了400雅戈洛;老二使用了批发手段,40雅戈洛一个直接将春卷全部卖到了学校餐厅,尽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润,但他告诉妈妈,餐厅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去;老大的方式比较出人意料,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由他主讲中国国内的见闻,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每个春卷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个听众,入场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交学校的场地费用后,还有900雅戈洛的利润。看看,短短数日,以前只会黏着妈妈撒娇的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小商人。
其实老大和老二的经营方式就是本书中所提到财商的具体体现。财商是什么?财商就是一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方面----智慧和行动,二者缺一不可。犹太人用敲击金币的声音迎接孩子的出世,赚钱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至于教育、学习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过程。当今学校教育强调智商,忽视情商,至于财商教育则几乎为零。让我们做家长的来做孩子财商教育的启蒙老师吧!
学着书中任先生和女儿的方法,我和小白兔也如法炮制了起来。通过协商,按小白兔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我们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学习方面:小白兔每天练字5角;看课外书1元;做奥数1元;听英语1元;每周完成日记2篇2元,完成小实验或创意DIY1个1元。
体育锻炼方面:每天跑步4圈5毛;仰卧起坐30个5毛;跳绳一口气80个5毛;踢毽子5个5毛(说来惭愧,小白兔至今不会踢毽子,到现在也没挣过全款的)。
行为习惯方面:倒1个垃圾袋5毛(把旧垃圾整理好,扔出去,再在垃圾筒上套上一个新袋),如果只是把垃圾带出去的2毛1袋;给我按摩300下1元(刚开始定5毛,可按完后,小白兔满头大汗的,兔爸说这劳动力太廉价了,得涨一倍,哈哈);整理自己的床铺1元;每次饭后刷牙1元;及时关灯的5毛(小白兔洗完澡总忘记关卫生间的灯);洗碗5毛;擦桌子5毛;拖地5毛;打水1元(我们家总是饮用小区里的直饮水,一桶水5升,一来一回得10分钟路程,我拧回家也感觉蛮吃力的);收钱花钱记账清晰无误的5毛。
所有这些高质量完成的给全款,如练字一看就是特认真写的,给全款;感觉应付了事的给80%款;如果当天没练的,相应的扣10%。咱主要的目的在于把钱发出去,把事情高质量完成不是?
还有一些是为了去除坏习惯,只有扣钱,没有奖励的。如迟于10点睡觉的扣5毛,游戏时间超过15分钟的扣1元等等。
刚开始时,小白兔干得可欢了,临睡觉前是最高兴的时刻,因为这时我俩会一条条对照,哪些完成了给多少钱,然后当时结算,把钱装进他的宝险箱里才美美地上床。有时干得好,一天能挣将近20元呢,算算看,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好几百了。这钱可不是那么容易挣的,有了钱,自己的学习用具、小吃、为别人买礼物等得由小白兔自己开销。
二个月下来,成效也是蛮明显的。在零花钱的激励下,这个暑假小白兔看完了《青蛙军团爱地球》、《由由和小胖》、《长袜子皮皮》、《鲁滨逊漂流记》、《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小布头奇遇记》几本厚厚的书,并写下了读后感。这简直是创了他在最短时间内读最多课外书的奇迹。最让我开心的是小白兔从此养成了天天回家等开饭前看课外书的习惯而不再是玩电脑游戏了。
同时,假期里我们要回老家时,有些小礼物都是小白兔列下清单上超市用自己的零花钱采购的。如这次给小妹妹和小弟弟一人买了一个小丑鱼的自动削笔刀,为小表妹买了图画书......想想当时做预算时,蛮好笑的,小白兔说这要送礼物的人太多了,我每人预算2元。我小小地取笑他说:“你上超市转转,看看2元能买来什么?哈哈。”结果一个自动削笔刀就是15元,小白兔执意要买三个,说有一个是为自己买的。我说你那个还好好的,只不过是用旧了,图案不同罢了,可买可不买的咱就别买啦!省省吧!最后虽说撅着嘴离开了超市,但也同意节约点。回来时,在武汉和江苏也为要好的同班同学和乐高班的老师同学买了当地的特产带回来。全是花自己的零花钱哟,表现真是不错。在乐高俱乐部给每位老师、前台的阿姨和学友们一人发了一小块江南的小点心,老师们都夸他懂得感恩,家长也表扬他给学友们带礼物,那个美劲别提了,当天在课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显得格外出色哩!
买东西也知道货比三家了。以前在商场看中一样东西,当即就得买下来的。现在能管住自己,先忍住,上别的商场再看看,这时还是不下手,回到家再上淘宝去比比价。通常网上的东西要便宜很多。这样在等待货到的几天里总是充满了盼望。
还有一些行为习惯也改了不少,如在床头看书必须开台灯啦,随手关灯啦,等等。
虽说用零花钱来刺激孩子的做法众说纷纭,有提倡有反对的。但管它什么办法,只要有价值的地方,咱拿来用就是了!其实这些钱,咱就是不以零花钱的方式奖励给他,他的学习用具你总得买吧,他的小吃你总得花钱吧!这些钱只不过从我的手,绕了个圈,行使了一下它用于激励等的作用,转到了他的手,最后才花出去了。何乐而不为呢?
好几次在公交车上和睡觉前,小白兔一遍遍让我给他讲这本书中这些财商的童话或名人小故事,不厌其烦。前些日子,小白兔突发奇想:妈妈,你给我买一个录音笔吧,我想在课间休息时,把同班同学的声音录下来,你帮我制成光碟,我卖给同学们。或者他们有我喜欢的玩具,我就用光碟和他们互换。我高度表扬了他的点子。可事实上,班里的同学们是不让带零花钱的,如果他真这么做,会不会有家长会说:哼,小小年纪就知道挣同学钱了呀!之类的话。说真的,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我一面想支持,一面又害怕他受到打击。不管怎么样,录音笔在路上了,录完再说吧!孩子有想法,咱就得支持对不对?
有了属于自已的钱了,小白兔难免有时对自己的小需求就特大方。今天看中了一个2元的玩具,明天又喜欢上了一个好看的气球,等等。因为这之前我和他说过,五元以下的花费他自己做主,五元以上的必须经我同意,而这些小东西我是不愿他买来玩一小会就扔了的。这时往往就闹得不开心。他说我说话不算数啦,我说他乱花钱啦,要不就设个大目标吸引他的注意让他先攒钱啦,有时我提醒他他的钱该不够花啦之类。他就说:妈妈先借给我,我挣了再还你!虽然最终以我赢的次数居多,但再遇到这情况时,我真不知如何处理了。
小白兔有时也很偷懒,如倒垃圾袋,弄两次后,嫌麻烦,直接让我把垃圾袋放门口,他只管倒,多出来的3毛他不愿去挣;还有今天累了,不想跑步了,就是不跑了,你能拿我怎么办,顶多这钱我不挣了,就算给涨钱也不做。而开学后呢,居然说不挣钱了,反正我户头里还有一些,还有时不时的稿费供给。偶尔还会主动要求给我按摩,但也不收费了。这时,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难道我有意识的训练就要中断了吗?不知任先生能否给我一些好的建议?
哎!育儿道路坚辛,我也要时时保持高速运转的头脑,和他斗智斗勇,用《快教孩子学理财》作教本,把财商的理念一点点渗透到他的骨子里。说不准,若干年后,我真的成了一位富翁的母亲,哈哈!其实亲爱的你也行的,一起来吧!让我们“赚钱从娃娃抓起!”追问

这些都是网上有的,太专业的语句了。我只想比较平淡实际、接近生活、工作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3
《孩子,我想当一个富豪的妈妈》读后感
这是很好的一篇文章,值得中国人一读。犹太人是一个聪明的民族,但在历史长河中却历经苦难,因而造就了他们自立的品格和积极进取创造财富的精神,以至形成今日一个小民族却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视群雄的格局。中国人------家长和孩子,都应从这一篇文章以至犹太民族身上学习一些积极的东西。中国的强大,必须要在孩子身上多下功夫,同样,家长们的存旧观念更需更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当今社会的铁律,谁也不能置身于外!
看完此篇文章,心里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其实每一个人对这个社会生存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不过生存的环境和教育的方式不同而已。我发觉很多中国父母都活在一种左摇右摆的矛盾心态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大富翁,却又似乎害怕孩子过早地沉迷于金钱――就好象,既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却又害怕孩子会早恋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叶公好龙。――犹太人用敲击金币的声音迎接孩子的出世,赚钱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至于教育、学习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中国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无比,但却从来不肯挑明这个话题。这句话很难说吗?其实只是简单的一句:“孩子,我想当一个富豪的妈妈┉┉”追问

这些都是网上有的,太专业的语句了。我只想比较平淡实际、接近生活、工作的东西。

第2个回答  2014-01-14
这篇文章典型地写出了中国父母的心,其实并不需要那么纠结,也不需要隐瞒些什么,孩子是在为你的幸福未来而奋斗,多少中国孩子不是因为自己,不是因为父母,不是因为喜欢,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去学习。
犹太人一出生就被灌输了明确的想法,学习,努力,全是因为金钱,这不也告诉我们了吗,如果要去做一件事,就要有明确的方向吧,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在一片迷茫中奋斗着一些什么呢。
有些人做了许多,却始终不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做了那么多,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底为了谁,到底有什么用,不断地这么问自己,却找不到,找不到那个答案。
文章中不是写出了么,老大是因为邻居的训斥而发生了转变,到最后,老大有了自己的目标,开始了努力。
永远怀着左右摇摆的心态,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