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琐记》赏析

如题所述

在1926年的历史动荡中,鲁迅先生在《琐记》一文中,以深刻的笔触回顾了那段不堪回首却影响深远的岁月。这篇作品,发表于《莽原》半月刊,见证了他因三·一八惨案的悲愤与反思,以及在厦门大学教职中的种种困境。

文章分为两大部分,首先聚焦于鲁迅对衍太太的不满。衍太太,一个世俗而精于世故的女性形象,她的搬弄是非和流言蜚语,像一把无形的枷锁,使鲁迅深感压抑。他仿佛觉得自己犯下了罪过,怕面对人们的目光,甚至母亲的关爱都成了负担。在这样的煎熬中,鲁迅决定离开那个“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的地方,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寻找那些能理解他的人。

离开家乡的深层原因,是鲁迅家庭的剧变。祖父被捕,家族地位一落千丈,他不得不面对家产的流失和经济的困顿。这些经历让他亲身体验了世态炎凉,让他意识到,社会的真实面貌并非他曾经所知。他渴望逃离这种虚伪与势利,带着对新知识和新生活的向往,选择去南京求学,尽管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在南京的学习旅程中,鲁迅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与矿路学堂。水师学堂的守旧和荒诞,让他深感失望。而矿路学堂,尽管课程新颖,但校长的开明和对新知识的提倡,为他打开了新视野。尽管毕业时的困惑依旧,但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启蒙起到了关键作用,使他明白了“物竞天择”的道理,也让他遇见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西方哲人。

最后,鲁迅在日本求学的预备阶段,他请教前辈同学,却因为陈旧的知识观念而遭遇了尴尬。这一幕,或许是他对自身需要不断进化,适应时代变迁的深刻警醒。鲁迅的《琐记》不仅描绘了他的个人成长,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者面对社会变迁的挣扎与追求。

鲁迅的《琐记》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他在困境中寻找真理的坚韧与决心,以及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无比渴望。这部作品,不仅是个人经历的写照,更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