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前景及职业规划笔记

如题所述

职业规划笔记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不是一个静止的点,是一个动态的历程;生涯是个性化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有关,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找工作,或者仅仅与工作相关;

舒伯生涯彩虹图:立体化/多层次看到个人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的意义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从长度和空间来看;生涯辅导是将休闲视为生涯当中与教育/职业不可分割的部分;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生涯规划的三个积极目的:突破障碍(内在、外在);自我实现;开发潜能;

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重要性和作用)、认识自己(从内而外)、认识工作世界(重要、基础)、决策(综合整理、评估信息)、行动、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

第二单元:兴趣探索

兴趣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职业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Flow: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活动、甚至忘我地完全沉浸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他们感到最为愉快和满足。

兴趣与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并不等同于能力,兴趣和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使占据自己人生最好时光的职业生活更加愉悦,而且能让自己更能面对挑战、持续发展、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兴趣也可以通过兼职、志愿活动、参加社团、业余爱好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关键在于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以及工作与个人爱好的适度统一;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择业”,是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

霍兰德的兴趣类型理论: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为六种类型:①实用型R②研究型I③艺术型A④社会型S⑤企业型E⑥事务型C 通常用最强的三种兴趣的字母代码来表示一个人的兴趣,这个代码就叫做“霍兰德代码”。霍兰德提出:个人兴趣类型和职业环境之间的适配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现实中的适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实现;兴趣测试的目的是帮助你增进对自我及工作世界的认识,拓宽其在职业前景上的思路、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而不是限定自己; 第三单元:性格探索

性格是职业生涯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性格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将使我们成为更有效的工作者;MBTI:衡量的是个人的类型偏好:内倾/外倾16种MBTI类型当你疑惑你的MBTI类型有些描述与你不符合时,或许借助身边的资源可以更好地认清你是谁;

第四单元:技能探索

技能是简历和面试所使用的语言,正确认识技能尤其是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的重要性,对于个人摆脱对能力的狭隘认识、树立自信心、在求职和工作中胜出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最需要去证明的;

当一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和外在满意时,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协调,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会比较高,在该工作领域也能持久发展;能力按照其获得的方式(先天具有和后天培养),可以分为“能力倾向”和“技能”两大类,个人的能力水平往往是能力倾向和技能两方面的结果;

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运用该能力将得到何种结果所持的信心或把握程度;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个人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高低,而是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元智力论:智力是多元的——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

他的研究表明,人类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能: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七种智力,但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结合,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技能分为三种类型:①知识技能②自我管理技能③可迁移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技能的组合更为重要(复合型人才);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它也被称为“适应性技能”。(需要练习);

可迁移技能的特征是他们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却可以迁移应用到不同的工作当中,因此它也被称为“通用技能”,可迁移技能也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都是在可迁移技能基础之上的。

大部分职业并不要求有什么特殊的知识技能,而需要一些更为普遍、一般性的技能和素质(即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词汇表(节选):诚实、正直、自信、合作、细心、慎重、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客观、平和、多才多艺、彬彬有礼、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坚韧不拔、足智多谋等。

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些技能可以在什么样的职业中得到应用,以及自己心仪的职业在技能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在大学生活中要将有限的时间花费在一些什么样的活动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希望达到的职业生涯目标和他所要求的技能。在盘点个人技能和充分了解职业对技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简历写作和面试,做到有的放矢、量体裁衣。(恰当做法)。

第五单元:价值观探索

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对个体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激励、影响作用。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

马斯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涯发展中往往起到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能超过了兴趣和性格对于个人的影响;高特弗莱德森提出“职业选择上的限制与妥协理论”。

一个人越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越了解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想要寻求什么、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他的发展目标也就越清晰。当你依照符合自己健康发展要求的真实价值观行动时,会感到很大的满足;

第六单元:工作世界探索

了解工作世界信息的作用:促进正确的生涯决策、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己、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能力、预测未来发展。(学生如果能够清晰、全面地了解工作世界,知道尽管毕业生众多,竞争激烈,只要自己仔细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工作发展的普遍路径和规律等,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从而做出合理的生涯决策)

面对工作世界,你需要学会如何应对工作的变动,而不是一味地去回避它。宏观工作世界现状:供求状况、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带来国际化人才竞争、多种工作形式选择的可能性。

只有在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时,学生才会有更多办法走上自己的理想道路,并将经历的过程看作是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对于工作世界的探索,光讲方法是不够的,关键还要做到有心,随时留意周围的信息。(搜集工作信息途径:行业展览会、信息面试、角色扮演等。)

第七单元:决策与行动计划

经过自我探索和对工作世界的探索,大学生需要综合两方面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职业抉择,为自己的生涯设立目标,确定大体的发展方向。丁克里奇提出的人们的决策模式:冲动型、直觉型、拖延型、宿命型、顺从型、瘫痪型。

决策的风险和责任:大多数决定都有预测的成分,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决策的复杂性:遗传和特殊能力、环境和重要事件、学习经验(个体的学习经验是独特的,而这对于个体的职业生涯选择又具有重要的影响)、任务取向的技能。

人们往往会以偏概全,在一两次深刻经历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刻板的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偏见,这就是所谓的“非理性信念”。对于“非理性信念”,如果你能对其作出适当的调整,改为“我希望如此,但如果不能实现,我也能接受”,则你的认识可以更切合实际,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发展。

职业决策中的阻碍:我们往往把外部阻碍想象得过多、过大,这也是我们上面讲到的非理性信念的一部分,实际上属于内部阻碍。通常分为两种:生涯不确定、生涯犹豫。CASVE循环(计划型决策):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

只有当感情和认知一致时,我们才会感到内在的和谐,我们才感觉自己是一个统合的、高度一致的人,我们也会更容易信任自己的选择,从而更有力量去承担决策的责任。目标的重要性:只有当个人在头脑中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概念,他的生命才会有意义和方向,而这也许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设立目标的指导原则:明确、可量化的、可以达到但有挑战性、目标有意义有价值并且有奖惩的措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可控的。当我们把自己的中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短期目标时,就有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步骤。这样有助于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