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在很多家长的心里,现在的老师仿佛就会干一件事,那就是布置作业!

那老师为什么要一味的布置作业呢?本人老师,愿意为你分享我的看法。

第一: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在校真学不完。

现在的教材提倡孩子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也就是说,老师只要讲了3+2=5.学生就必须掌握,3+()=5,5-()=3,以及一些语言描述的题。如吃了三个苹果,还剩2个,一共有多少个?等等。大人看起来来很简单,但对于小孩子来讲,每一个题好像都是新的,都需要一个重新的思考过程。

到了高年级,这个举一反三的范围会更广阔的,题也会更难,类型也会更多。每一个类型老师不讲孩子们不练可能都不会。

目前的教育,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过去多太多了,所以真的需要大量的练习去巩固。

第二:为了成绩的提高。

这个是最终目的,也是唯一的目的。

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老师目前最关注的就是成绩。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多写多练确实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成绩。

一个生字不会写,写十遍不会,20遍肯定会了吧;

一个类型题不会,同样类型的天天练,总能学会吧。

不论是弹钢琴打乒乓球都有一个慢慢熟练的过程,学习也是如此,做的多了,自然会发生质的变化。

多做题一定程度上真的能提高成绩。

第三:上级的考评,同行的竞争。

现在各学校领导对老师考评的最主要依据就是成绩,老师不能不重视呀。

同级各老师之间,明争暗斗也很厉害,你做两张,别的老师可能就做3张,都想超越别人,但大家能力都差不多,怎么超越,只有在作业上pk了。

总之,教育发展到今天,学生课业负担如此的重,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老师也没办法,一方面上级用成绩压老师,一方面又嫌布置作业多。可目前的考试制度,提高成绩有捷径吗?

谁有捷径?不写作业成绩还能很好,传授一下,全国的老师和学生都借鉴学习一下,有吗?

现在的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及以上部门组织的检测(以前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从题主的问题中,我看出题主的怨气来。说实话,我对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也是很反感,特别是哪些单纯为了作业而作业的布置!不过我身为老师,理解老师的苦衷,布置作业的确是迫于无奈!

素质教育喊的震天响,应试教育搞的踏踏实实,这就是当今教育的现状!作为一个老师,谁愿意自己所教的科目在学生考试中居于末位呢?领导约谈,大会小会点名批评,而且评优树先、晋级无缘,甚至在县管校聘的今天会落聘呢?何况家长、 社会 都会对你指指点点,嗤之以鼻!每一名老师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上进心,谁能甘居末位而不自羞呢?所以为了学生有优秀的考试成绩,就出现了,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的现状,“水多泡倒墙”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布置作业是老师的职责,但一味的布置,没有选择的布置以及重复的布置作业,是对学生没有好处,反而令学生生厌的做法!结果就是使学生厌学,以至于逃学!布置作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是老师随便信口雌黄。布置作业首先应该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有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这样的作业布置,才是最重要的,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能锻炼学生思维,增长学生才干!

可是,而今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唯升学率、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现状不改变,想杜绝老师一味布置作业的现象,是难以改变的!

多谢邀请。

在座的各位看官,可能大多数都不是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我本身也不是。虽然我们都没有教过学生,但是很多人家里都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让我们来做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拿出很高明的手段来教好学生?

有吗?有吗?

我可以很遗憾的说,其实好多人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真正有计谋,有手段的老师或者是家长其实也不多。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对教育这个领域里,没有更好的建树之前,采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学生,也无可厚非。绝大多数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学生都是在书山题海中过来的,那么写作业也就成了一种简单粗暴,然而有效的方式。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写作业写到了凌晨一点,据事后的了解,当晚很多孩子写作业都写哭了。我本人在当时也是十分的不理解,为何一个小学生作业量如此之大?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的成长,好多家长都发现,光靠完成作业来达到成绩的提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各种习题集,课外补习班蜂拥而至。为了让孩子的成绩不被别人落下,家长的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基本上是操碎了心。

老师的心情其实也是一样的,但是老师却只能在课堂上严加管理,课余时间就有点鞭长莫及了。为了孩子们在课后的时间也能被高效利用,布置作业就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法方式了。

因此我觉得作为家长,不能责怪老师作业留得太多,如何引导孩子高效快速的完成作业,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 勤能补拙 ”。

这两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懂,传统教育中老师布置作业也是基于这种理念而来的。刚学到的知识点需要趁热打铁做题熟悉,学过的内容需要回过头来巩固,未学的内容需要预习一下,一门课至少三项作业,三门课就9项作业,如果报了课外班,课外班也是有作业的。面对这种情况,每天一堆作业要做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题主说到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显然老师布置作业的量是远远高出我们上面提出的三项基本内容了,超出练习复习预习的基本范畴,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大量刷题,俗称题海战术。作为应试教育大国,某水中学更是靠题海战术闻名全国。作为一名30多岁还在备考的老阿姨,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对课本上的内容熟练掌握,题海战术真的只是浪费时间。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牢牢掌握那个“宗”,题目随便变一变都会让你在似曾相识却又似是而非的困境中徘徊半天。题海战术的真正奥义是那些对课本内容滚瓜烂熟的高手们查漏补缺的一种手段罢了,很多人根本达不到这个段位,只是在浪费时间。

作为家长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简单说下个人浅显的认识啊。

一、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对小一些的孩子,每学期一开学,拿到新书以后,家长先翻看一下,对孩子这学期要学习哪些科目,大概是什么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等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在平时家长就可以灵活的现场教学,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引导,帮助孩子理解性的学习,减轻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负担。

比如:孩子开始学习生物了,你杀鱼的时候就可以把他叫来,一起来一堂生动的解剖学课,你要是愿意,烹饪课也可以一起给他上了;如果你中学的知识还没忘完,烹饪的同时你还可以告诉他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味精的主要提鲜成分是谷氨酸钠,人们常用的生理盐水是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为什么要用这个浓度呢,因为……只要你有心,课本上的知识点在生活中都可以揪的出来。

二、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送孩子去学校上学,会希望他考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好的出路。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考试成绩依然是大学录取的首要标准。大专和本科是一个质变,普通本科和985、211又是一个质变,本科和硕士、硕士和博士,就就业出路而言又不可同日而语。

三、正确看待做作业的问题。练习复习预习,必须要做,薄弱环节,要加强巩固。在孩子基本知识还没掌握透之前,老师布置大量习题,建议先别做题,留出时间把知识点吃透,相比于做题多,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更有效率。家长也要有能力识别,要对不适当的方法勇于说“不”。

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学生要想学好知识,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肯定需要做作业来巩固、提高和记忆了,这就是老师布置作业的根本原因!

当然,现在有些老师可能布置的作业有些多,比如小学里抄写式作业比较多。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学习了一个生字,要把它学会记住能写会用,你不留作业让学生抄写几遍组几个词,试问他(她)会主动去想办法解决吗?所以老师留作业也是迫不得已!

可能在现实中,个别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过多难度过大,以致于学生半夜还在写作业,这确实是不合理。《义务教育法》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时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课外作业时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高中课外作业时量每天不超过3小时。不得布置超越课程标准的作业,不得布置由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某些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超标了。

老师布置作业是什么心理呢?就是想让学生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皆大欢喜!

很明显这是一种把痛苦建立在别人身上的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

其实我们的老师应该能察觉得到,只要你有足够的细心,每天一味地安排很多作业,孩子们是有心里情绪的,只是他们作为学生,也不好怎么说,哎,就忍气吞声的做吧,反正老师都安排了,不做吧,又可能会被……,对于老师的套路,孩子们是知道的。

其实我觉得,孩子们在学校,首要任务肯定是学习,作为我们的老师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小学低段,中段,甚至是高段的学生都还找不到学习的方法,一天的学习很是混乱。

老师在安排作业时,不要123456等全部都做,我们可以采取分层的形式,比如基础很好的孩子,基础题可以不用做了,做点提高或拔高思维的题。而我们基础不扎实的孩子就可以先做些基础的,慢慢再拔高。总之,方法总比困难很多,要我们的老师不断去优化和创新,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本分,望徒成龙的的心理。课堂认真,课外练习巩固,除了极个别天赋异禀的学生之外,更多的学生都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和技巧的程度,家庭作业就是练习和检验的重要方式,因为这是单独完成,没有监督,也没有指导的情况之下?

如果是小学,老师真没必要布置许多作业,除了给自己增加批改负担之外,真不知道有什么用,当然家长批改的除外。小学老师的绩效工资跟考试成绩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也没有升学压力,如果家长们认为老师作业多可以去校长那或教体局匿名举报。

已经搞不懂老师的心理了。一味地布置作业,都是给家长布置的,如果没有家长辅导,绝大部分孩子的作业都完不成。而家长们的水平各不同,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报课外班,甚至请家教。感觉,现在的老师的责任心严重不如以前,怕担责任,又想要升学率。

希望教育部能找到老师和家长的一个平衡点,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首先来说:为什么现在的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

1.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可能是为了学生着想,认为题海战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为了防止学生课下玩耍,比如看电视、打 游戏 。毕竟玩耍过后知识可能记得不牢固

就我个人观点说:老师的题海战术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是最好的。

1.题海战术优点:把所有简单的题目都会做了;常用知识点学会了;知道哪些题目是难点了。

2.题海战术缺点:没有时间心思去深入学习,把知识理解,融会贯通。

因此,老师最好前期题海战术,中期深入分析难题讲解,后期多练习实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