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其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的前两句通俗易懂,是写事。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江边,事件是江水涨了,大船就像一片羽毛漂浮在江面上,轻盈自在,不用任何力量,也可顺流而下。春水,就是春天的江河之水,是这首诗的眼睛,全诗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春水有的来源于冰雪融化之水;当然,大都是由当春乃发生的好雨汇集而成的。江边春水生,万溪千流,滚滚滔滔,百舸争流。由此看来,春水具有水多势大的特点。南唐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用春水多而势大来形容君愁之多。一二两句以春水喻指渊博的知识,有知识就灵感充盈,洋洋洒洒地干一番大事业。

第三句是从反面论述无春水之难。冬日里,水冷草枯,即使天降鹅毛大雪,也无暧风融化,大船只能搁浅浅滩,随你用多大的力推拉,也无济于事,白费功夫,寸步难行。笫四句从正面论述有春水之易。现在,东风来了,水涨起来了,一切都睡醒了,大船趁着春水水势,只要有人掌舵,这艘航船即可乘风破浪,到需要去的大江南北,四海为家。这两句喻指,不观书,无知无能,行事难;观书多,多智多能,行事易。

这首诗以泛舟作比,说明读书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在这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者需要费些推移之力,到了学富五车时,即能明白事理,探得规律,灵感天成,自在而行了。

全诗还借水多势大可载大船的现象,喻指读书破万卷,才有指挥若定的能力、挥洒自如的灵感,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诗人自己就是这样,他读书破万卷了,具备了五车学,成了继孔孟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儒学大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5
观书有感.其二
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