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词中山的意蕴

如题所述

【集句诗】爱山

平生诗句多山水,  (王禹)

山中物物是诗题。  (杨万里}

须知我是爱山者,  (欧阳修)

无一诗中不说山 。 (欧阳修)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山铸造品格风骨 ,让人有坚强的意志,其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 承载万物 ;其 亘古不移 为人们提供思想的参照物,启发人们超越俗世名利,探求永恒,使人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晋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唐代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这里 生命与自然、宇宙 三者被溶为一体,这美好、理想的世界绝非烦扰的世俗所能比拟的,其实在反映了人们返朴归真的渴望。

    “山”是神圣之山 ,它巍峨高大,让人仰视,产生一种崇敬之心,激起一种奋进之心,唐代诗人杜甫《望岳》滋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强烈愿望。正是诗人对山怀着一颗敬畏崇敬之心,进而以山顶为终极目标,在书山之路上不懈攀登,最终成为一代‘诗圣’; “山”是阻隔之山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诗词《踏莎行》中写道“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诗中想见的目标是远方的行人,如果想见到青山外的行人,就必须越过春山的阻隔。人生都会遇到阻隔,只有找到阻隔,想办法突破阻隔,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唐朝诗人王之涣想看到落日和黄河入海的壮景,遇到的阻隔是山,他选择的突破方法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是道德之山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智者爱水,仁者爱山。”是说追求智慧的人喜欢能给人带来智慧的水,追求仁德的人喜爱有仁德品质的山。如果说水用多变的面貌,执着的形象,教会人们和水一样随机应变,明察事物的发展的话,那么山则是用它稳定不变的品性,育万物而不倦,教会了人们把蕴藏的宝藏无私的奉献出来的高尚品德,大山孕育了万物,馈送给人们,‘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人类得到了药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人类得到了肥美的鳜鱼,‘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人类得到了清 新宜居的环境,于是人们感恩,称它像高尚的仁者。

    ‘古人爱山’,不仅中国家喻户晓,也是世人皆知,法国汉学家保尔*戴密微说:“山岳从未间断过给中国诗人以灵感”,这种灵感,不仅体现在古代诗歌中山的形象蕴含的丰富意蕴,更体现在中国诗歌史上涌现了众多的山水诗。

    我国古典诗词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山水诗词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主要特征是题材来源的广泛性、多元化及其意境世界的宏博与精奥。每一首山水诗词的背后都有一祯独特的风景。古人登山观瀑,临江泛舟,仰观天宇,俯视山川,高山、奔流、江海、世间万物,就是最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诗人抒怀言志的载体,都有着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象之美。传统山水诗词以自然特有的山水清音、万物欣欣向荣等意象,蕴含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唯美地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依旧颜不改,正像《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中所写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意蕴启示了人们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人们喜欢以“青山”意象入诗,还包括人们对“青”字的喜爱,在汉语表示颜色的词汇中,“青”是富于生命力的颜色之一。汉乐府《长歌行》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让青山的绵延不绝,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

    若山用于登高 ,则“千古词客心,万古凭栏意”,让人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空间与时间的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春秋代序,日夜更替,人会感到人生如寄,时光易逝,启发人对人生真谛、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探求。唐代杜甫在《望岳》中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代寇准在《咏华山》中说:“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山峰之顶,群山白云都在脚下,自感与日月之近,顶天立地,气象万千,体现出一种精神空间的向上和不断精进的生命意志。

    若山结伴白云 ,则‘云’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诗人往往借云构筑一个归隐的乐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叙画》)。在古诗中,“云”往往与归隐、修行连结在一起。唐代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寻访的隐者是一位采药、济世救人的修道人,这首问答诗,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表达了诗人对修道者的敬佩;宋代魏野在《寻隐者不遇》中说:“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诗中描写的白云满地的草屋,入仙入境的感觉,多么迷人、脱俗的景致!由此也可想见修道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

    若山被流水缠绵 ,则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一泻千里的水......都会在诗歌中千姿百态的施展魅力,启迪人的智慧灵性,让人有深长的眼光。南朝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写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出水之静谧;唐代王维在《桃源行》中写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写出水之仙源;苏轼在《夜泛西湖》中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写了水中风景;宋代邵雍在《清夜吟》中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写出月到天心、微风拂水面时的清美的境界,这种欣怡的感觉、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呢。此外,瀑布的意象在诗词也很多,唐代李忱在《瀑布联句》中说:“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写出了瀑布波涛汹涌、雄奇壮美,一往无前,冲决一切阻碍、挣脱一切束缚,回归大海的怀抱的神奇力量和奇观。使人感悟到大自然的高妙构思、神奇伟力及生命在天地间的辉煌。

    若青山结交了清风、细雨 ,那飘荡天宇,无孔不入的风,会使世间万物施展动人的容容颜和摇曳生姿的体态。尽显“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生机和“东风吹水绿参差”的活力。唐代王维写的“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描绘出山中一夜雨过,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象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宋代翁卷写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描绘出山坡原野草木葱茏,河渠纵横交错,杜鹃在声声啼叫,细雨在微风中如雾如烟。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和诗人从容恬静的气度。

    山中胜景、田园风光,都蕴含着生意和生机。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自然造物的生生不息,使纯净的心境与纯朴的自然融为一体,得到净化,。古典诗词中的山水意象,色彩纷呈,意义深远,是宇宙生命美妙的自然呈现,是山川草木、日月风云藉诗人妙笔而获得的致美律动。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有限的物象有了无限的意韵,品味其独特的审美意蕴,感悟诗中所昭示的深刻道理,使人领悟到传统文化之深、之博、之美,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理性认识和励志生命的人文品性。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青山’在诗歌中成了故乡居所的象征意义: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这里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的青山,遥想的却是故园风景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 远志之人独归青山,追求的是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故乡山脉的轮廓,是刻画在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许多人把山看作朋友,当成归宿。 “青山”意象 在诗歌中频繁出现,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是人类居住环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 。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这首《贼平后送人北归》是司空曙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战乱中,诗人与朋友一同离开故乡,漂泊江南;战乱后,诗人送朋友北返,自己却要独自留在南方。从战乱开始到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七、八年,“他乡生白发”,这是诗人和友人共同的命运;“旧国见青山”,则是诗人对友人回到故乡之后的想象:友人虽然可以返回故乡,可是田园庐舍肯定已成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迎接游子的归来。青山白发的颜色对比极为净洁醒目,含蓄地表达了重回故乡的喜悦与岁月流逝的苍凉。

    故乡青山的沉稳,给游子无比亲切的感觉,而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依旧颜不改,青山不仅是一种空间的形象,同时也暗含着时间因素的意义。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反复表现,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传为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转头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唯有青山在大地上依旧绵延。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人的灵性纵然可以参透历史玄机,悟彻自然妙理,但是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又何曾忘却那一抹苍凉呢?

    在汉语表示颜色的词汇中,“青”是最抒情、最富于诗意的,甚至在很多时候,“青山”的意象在诗歌中总是与浓烈的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被用于暗示一种缠绵、哀伤的情感:《诗经·小雅·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那绵绵青草牵惹起离人绵长的思念,以至于梦魂萦绕;每每看着凌霄花的青青嫩叶,想着自己青春的生命在苦难中虚度,诗人甚至痛苦地希望自己从未出生!

    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贬逐之人凄凉地乘着小舟远行万里,唯有青山一路相伴;重回故地,不见故人,但见暮烟中青山无数,夕阳勾勒出飞雁的身影。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诗中青山伫立,似含情送客; 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周邦彦的《玉楼春》‘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沾地絮。’这些诗词中的“青山”,都不仅仅是自然物象,更是暗示着浓烈情感的意象。

    说到这方面的例子,不得不提的是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一诗的末尾四句:“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曲中传达出她的哀怨之情。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迹,唯余一川江水,几峰青山。“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无限思索与回味的空间。

    更有甚者,清代诗人查慎行在《入兖州境望徂徕山》中竟把“青山”视同故人:‘青山雅淡如故人,何可经时不相见。我行久与故人别,转向青山增眷恋。’在他看来,青山颜色素淡雅洁,正如情意相投的朋友,长时间不见,就会非常想念。相比之下,宋代词人辛弃疾算是最理解、最倾心于青山的人了:‘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生查子·独游西岩》;‘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连绵青山似乎也欣赏高洁之人,要与他交谈;词人想招青山到身边,青山却无动于衷,他只好搬到青山边居住,而青山也似乎因他的到来而倍添妩媚:‘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写作这首《贺新郎》时,已被投闲置散已经四年。这是词的上片,徒伤老大,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的朋友,只好把妩媚的青山当作知己。情,自是词人之情;貌,本是青山之貌,“情与貌,略相似”,词人与青山都是那样崇高、安宁,富于青春的活力。他们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作者把自己与青山相比,委婉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辛弃疾所表达的志向,并非他所独有,从陶渊明以来热爱青山的诗人,皆是如此。

    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它让人留恋,让人向往;青山的亘古不移为人们提供思想的参照物,启发人们超越俗世。诗歌中的青山意象,交织着诗人们的矛盾心态与感受:扑入它的怀抱,忘怀人生短暂的恐惧;从山色中悟得人世盛衰得失、人生喜怒哀乐的无常与短暂。的确,山本是无情的存在,并无慧根与灵性,但是古典诗歌中的“青山”却始终是一个充满深情的意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