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睡觉的地方,古代的床的结构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中国古人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

1、罗汉床

罗汉床强调自身的装饰,三屏风式罗汉床即为一例。此应酬原为美国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藏,三屏风式,攒框装入七块黑白大理石,正面围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点已明显,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征。

譬如围子,正面围子虽装入三块大理石,可仍采用通长平式,有别于清式中间高两头矮的装饰风格,而且正面围子仅略高于两侧的围子,这在明式罗汉术中很普遍。而清式罗汉床,往往正面呈现山家形围子,两侧也常用台阶形式,形成一定落差。

这要求正面围,尤其中间一块要高,才能使围子几经落差不至于太矮。清代罗汉床,五屏风式、七屏风式渐多,甚至九屏风式也有出现,这就迫使正面围子加高,高到令人难堪的局面。按这种思路,罗汉床围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2、架子床

架子床因床上有顶架而得名,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四面装横楣板,顶上有盖,俗名“承尘”。围栏常用小木块作榫拼接成各式几何图案,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名曰“门围子”。

正中的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吧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间夹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留出椭圆形的月洞门,两边和后面以及上架横楣也用同样手法做成。床屉分两层,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为棕屉,上层为藤席,棕屉起保护藤席和辅助藤席承重的作用。

藤席统编为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龙等图案。牙板之上,采用高束腰的做法,用矮柱分为数格,中间镶安绦环板,浮雕鸟兽,花卉等纹饰,而且每块与每块之间无一相同,足见做工之精。

这种架子床也有单用棕屉的,做法是在四道大便里沿起槽打眼,把屉面四边的棕绳的绳头用竹契镶入眼里,然后再用木条盖住边槽。

这种床屉因有弹性,使用起来比较舒适,在中国南方各地,直到现在还很受欢迎。北方因气候条件的关系,喜欢用厚而柔软的铺垫,床屉的做法大多是木板加藤席。

3、拔步床

拔步床产生于明代晚期。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廊柱式拔步床,这是拔步床早期的形态,另一类是围廊式拔步床,这类是典型的拔步床。

但是这种床的体积一般比较庞大,结构复杂,从外形看就像一个小屋。拔步床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架子床,一部分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帐,为达到室内宽敞明亮,其左右和后面安装了较矮的床围。

所以说,拔步床就像房子中又套了一个小的房子。另外,拔步床又称为踏板床,这是因为,地下铺板,床在地板之上而得名。这种床在明代晚期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当时士大夫阶层生活十分腐化,官吏腐败,高筑府第,房中套房。

进入民国后,这种床仍然在江南一带的富庶家中使用,所饰多吉祥图案及历史典故。

扩展资料:

明式架子床:

架子床在明代家具中是体型较大的一种家具,做工精美清雅别致,如以黄花梨木制作,弥足珍贵

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明,高231厘米,长218.5厘米,宽147.5厘米。床通体黄花梨木制成,铺面四角立柱,上有顶架。正面另安装门柱,有门围子与角柱连接。左右及后面装长围子,均用短木料攒接成连续的“卍”字图案装饰,铺顶的挂檐则由镂空的绦环板组成。

床架立柱、枨、“卍”字床围内外两面饰打洼线条,席心床面,束腰下的牙条饰壸门曲边,并与腿足内角线交圈,三弯腿则内翻马蹄成云纹。

清式架子床:

清代架子床不仅红木用料厚重,形体高大,且围栏、床柱、牙板、四足及上楣板等全部镂雕花纹,还有在正面装垂花门的,玲珑剔透。到了现代,架子床又融入了更多现代文化元素,更具当代文化的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汉床

百度百科——架子床

百度百科——拔步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古代的床的结构是:榫卯结构。被圈起来的部分的名称是:床柱。这叫六柱“架子床”。

架子床因床上有顶架而得名,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四面装横楣板,顶上有盖,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的。

围栏常用小木块作榫拼接成各式几何图案,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名叫“门围子”。

正中的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吧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间夹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留出椭圆形的月洞门,两边和后面以及上架横楣也用同样手法做成。

床屉分两层,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为棕屉,上层为藤席,棕屉起保护藤席和辅助藤席承重的作用。

扩展资料:

子孙睡的床,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架子床。这种床多为硬板,不仅利于孩子骨骼发育,同时也是教育子孙挺直脊梁做人,并将这种期望以含蓄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古人的期望之一。

除此之外,这种架子床一般朴素,雅致,而且多透雕一些梅兰竹菊,文房四宝之类的题材,以随时随地熏陶子孙用功读书。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结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对于婚床,古人也是相当重视。有的人家,婚床也用架子床,但更多的时候,大户人家更愿意花大钱去造一个拔步床。

这种床,不仅寄予着父母对于孩子传宗接代的渴望,也寄予着将礼教传统继承下去的渴望。因此,这种床上往往会雕刻一些吉祥如意,民间故事等题材。

尤其是对于房事的态度,古人认为它难以明言,因而便在拔步床内设置一些暗示云雨的内容,以弥补房事方面的教育。还有一些拔步床会有一些机关的设置,父母通过机关的运动,了解子女的房中生活。由此也可见父母的一片苦心。

中国古代讲究敬老,对于老人睡的床,更是极为讲究,一般叫做“长寿床”,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百福千工床,这种床,用料极奢,一般大户人家甚至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

而“千工”也意味着这种床的制作,要花费三年的时间,精心雕刻,制作奢华,整个床周围雕刻多子多福、吉祥如意、吉星高照、松鹤长寿多种题材,寓意非常好,可见古人对于孝道的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架子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古典床文化:床是不能乱上的

第2个回答  2019-09-19

榫卯结构。被圈起来的部分的名称是:床柱。这叫六柱“架子床”。

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

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扩展资料:

榫卯结构的实木家具的优点。中国是古代的世界中心,许多的工艺技术都遥遥领先与世界水平,即使是到了现在也是依然让人为之叹服。榫卯结构就是这些工艺技巧中最为亮丽的一点。

榫卯结构是一种在两个木制结构上凹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与凹进的部分相互咬合,起到连接稳固的作用。

古代中国是世界中心,诸多技艺均领先世界水平,即使到现代也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榫卯结构就是其中最为华丽的一点。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榫卯结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19

  古代的床三面都有围,头有围,脚有围,里有围,外床沿还有小围,基本都是木制,并且有些还装饰了金属饰品。

  

  拔步床,俗称 “八步床”,比架子床要庞大,是卧具中最大的。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成为房中房、室中室。

第4个回答  2019-09-19
这叫六柱“架子床”,你圈出的部分,就叫床柱。还有8柱、10柱的架子床,更讲究的,还有“床盖(顶)”和脚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