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曾获得过不少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美国作家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1900-1938),20世纪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

沃尔夫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四部史诗般的文学作品:《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网与石》、《无处还乡》,有人将这四部作品称为“美国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其大部头的文字将一个青年的苦闷、理想与人生追求述说得淋漓尽致。

2、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乔治亚州府哥伦布,二十二岁完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麦卡勒斯一生倍受病痛折磨,十五岁时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之后,她经历了三次中风,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

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并烙刻在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3、斯蒂芬·文森特·贝尼特(Stephen Vincent Benet)

美国诗人、小说家、短篇小说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市。军官家庭出身。因以美国历史和美国神话为主题进行创作而闻名。

贝尼特是20世纪上半叶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之一。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贝尼特已经出版了5本书,他凭借写作赢得了国家级的奖项。他的一些诗被认为是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4、理查德·赖特(黑人作家)

美国黑人小说家、评论家。生于密西西比州纳奇兹。他从小深受歧视,对社会、尤其对周围的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在他的著名的自传《黑孩子》(1945)中作了生动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反映。

赖特是30至40年代美国左翼文学中所谓“抗议小说”的创始人之一。1940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土生子》问世,使他一跃成为享誉美国文坛的黑人作家。其作品以写美国黑人题材、写种族歧视主题闻名于世。作品中洋溢着感情,故事生动,文字洗炼。

5、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南方的天才”。在美国第一个黑人小城伊顿维尔,赫斯顿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1925年来到黑人文学的中心纽约,开始创作生涯,并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活跃分子。

赫斯顿毕生致力于保持黑人文化传统、探寻黑人完整的生命价值。赫斯顿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黑人口语,以诗一般的语言去表达黑人语言之美。她的作品并不着眼于种族斗争,而是致力于表现:同其他人种一样,黑人也拥有生活的丰富性和对幸福的追求,也会面对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幸和悲剧。

6、让·图默(Jean Toomer)

生于华盛顿特区, 一个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克里奥尔人(居住在西印度群岛的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儿)家庭。

文学是图默的最爱,他经常向《连线》《布鲁姆》《两面派》等杂志投递先锋诗歌和短篇小说。在纽约经历过一段文学学徒时期后,图默到佐治亚州教书为生。在那里生活的经历成为他写作《cane》的蓝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托马斯·沃尔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森·麦卡勒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蒂芬·文森特·贝尼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查德·赖特 (黑人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佐拉·尼尔·赫斯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3
意  识  流: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 《我弥留之际》。

黑色幽默:

唐纳德·巴赛尔姆:( 1931- ),美国作家 《回来吧  ,卡利加里博士》。 

小库尔特·冯尼格( 1937- )美国作家 《猫的摇篮》。 

约翰·巴斯( 1930- )美国作家 《羊童贾尔斯》。 

 约瑟夫·海勒·美国作家  《上帝知道》。 

现实主义: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斯坦贝  《愤怒的葡萄》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索尔·贝娄 《赫索格》( 1964 )   《挂起来的人》等。

第2个回答  2019-09-19

意  识  流: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 《我弥留之际》。

黑色幽默:

唐纳德·巴赛尔姆:( 1931- ),美国作家 《回来吧  ,卡利加里博士》。 

小库尔特·冯尼格( 1937- )美国作家 《猫的摇篮》。 

约翰·巴斯( 1930- )美国作家 《羊童贾尔斯》。 

 约瑟夫·海勒·美国作家  《上帝知道》。 

现实主义: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斯坦贝  《愤怒的葡萄》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索尔·贝娄 《赫索格》( 1964 )   《挂起来的人》等。

第3个回答  2019-09-19
意识流: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 1929 )、《我弥留之际》( 1930 )获得 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黑色幽默:

唐纳德·巴赛尔姆:( 1931- ),美国作家。短篇小说集《回来吧,卡利加里博士》( 1964 )、《不齿的习俗、怪僻的行为》( 1968 )、《城市生活》( 1970 )、《业余爱好者》( 1976 )、中篇小说托马斯品钦,美国作家,长篇小说《白雪公主》、长篇小说《亡父》( 1975 )、《 V 》( 1963 )、《 49 年人群的呼喊》( 1966 )、《万有引力之虹》( 1973 )。

小库尔特·冯尼格( 1937- )美国作家,长篇小说《猫的摇篮》( 1963 )、《五号屠宰场》( 1969 )、《顶刮刮的早餐》( 1973 )。

约翰·巴斯( 1930- )美国作家,小说《烟草经纪人》( 1960 )、《羊童贾尔斯》( 1966 )、《信札》( 1979 )、论文《枯竭的文学》( 1967 )。

约瑟夫·海勒·美国作家。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 1961 )、《出了毛病》( 1974 )、《像戈尔德一样好》( 1979 )、《上帝知道》( 1985 )。

现实主义小说: 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斯坦贝《愤怒的葡萄》

海明威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索尔·贝娄长篇小说《赫索格》( 1964 )、《挂起来的人》( 1944 )、《受害者》( 1947 )、《奥吉·玛琪历险记》( 1953 )、《捉住这一天》( 1956 )、《雨王汉德森》( 1959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1970 )、《洪堡的礼物》( 1975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1987 )。
第4个回答  2019-09-19
意识流: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 1929 )、《我弥留之际》( 1930 )获得 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黑色幽默:

唐纳德·巴赛尔姆:( 1931- ),美国作家。短篇小说集《回来吧,卡利加里博士》( 1964 )、《不齿的习俗、怪僻的行为》( 1968 )、《城市生活》( 1970 )、《业余爱好者》( 1976 )、中篇小说托马斯品钦,美国作家,长篇小说《白雪公主》、长篇小说《亡父》( 1975 )、《 V 》( 1963 )、《 49 年人群的呼喊》( 1966 )、《万有引力之虹》( 1973 )。

小库尔特·冯尼格( 1937- )美国作家,长篇小说《猫的摇篮》( 1963 )、《五号屠宰场》( 1969 )、《顶刮刮的早餐》( 1973 )。

约翰·巴斯( 1930- )美国作家,小说《烟草经纪人》( 1960 )、《羊童贾尔斯》( 1966 )、《信札》( 1979 )、论文《枯竭的文学》( 1967 )。

约瑟夫·海勒·美国作家。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 1961 )、《出了毛病》( 1974 )、《像戈尔德一样好》( 1979 )、《上帝知道》( 1985 )。

现实主义小说: 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斯坦贝《愤怒的葡萄》

海明威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索尔·贝娄长篇小说《赫索格》( 1964 )、《挂起来的人》( 1944 )、《受害者》( 1947 )、《奥吉·玛琪历险记》( 1953 )、《捉住这一天》( 1956 )、《雨王汉德森》( 1959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1970 )、《洪堡的礼物》( 1975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1987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