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话题作文不跑题

如题所述

现在的考试作文,多数是话题作文。这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文章。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 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在高考题型中话题作文出现的概率最高,一般考生多以写议论文为主。
把握好这种作文题目的关键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在实际考试中,很多同学过了审题关,却跌倒在跑题上,实在是遗憾。现在我们就说说如何让话题作文不跑题。
第一
、 对材料不流连、不依赖

1、不流连、不依赖,就是审题时不要在材料上过多的动脑筋。
如果你读一遍材料和话题,知道了话题是什么意思,这时你就没有必要去读第二遍。当然前提是你理解了话题。如果话题还不理解,你还是有必要读二遍。
2、一般情况下最好把材料用到文章里来分析。但是记住,要分析的应该是话题而不是材料。材料不等于话题。材料的内涵大于话题,分析材料就有非常容易离题。材料是堆土,土里有无数颗可生长文章之树的种子。
你流连他、依赖他,你就会在里面自寻种子,但是话题作文的命题者没有给你自寻种子的自由(话题作文有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自选的三自原则,但也只有三自原则而没有四自原则)。你在材料之土里自寻种子就是自寻烦恼、自寻没趣、自寻痛苦。你寻找的可能是梨,而命题人要你栽培的桃。你从材料中寻找出“选择”,而命题者要你写的却是“拒绝与获得”。
如一个话题作文命题;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无辜烧死。试以“善待生命”为话题作文。
有人可能就老想,这个碗怎么放,装上水蚂蚁就爬不上去了吗?弘一法师是不是不懂科学?——这种想法就是对材料的流连、依赖导致了钻牛角尖。——不管你分析的多么有道理,但如果与命题者给定的话题无关,就是做无用功。
3、即使要把材料作为文章生成的例证,也应点到为止。如吕洞宾拒绝了点石成金,却获得了成仙。切忌大篇幅的引用出题人给的材料。这样做有写不出文字用材料凑字数之嫌。因为这个材料展现在考卷上,是人人皆知东西,你照搬它就显得你贫乏。这种照搬将导致文章的疤痕感。
4、如果材料中确实有很有意思的内容,如格言警句般的话,可以写入题记。
二、 题目最好包含话题
流连、依赖材料往往导致偷换话题。对于议论性文章,题目包含话题可以有效避免离题。话题字数较少的,在话题前加关于,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诚信》、《选择断想》、《水的联想》。话题字数较长的可以直接用话题作题目,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情感与认知》。
题目是一双眼,是一个航标。我们写作时有本能的关注题目的习惯。所以题目包含话题有望提醒我们在自由驰骋时不能信马由缰,在沉醉时不忘题目这理性之光照耀。
例如这个题目:奋斗,收获,近利与远算——他们与拒绝和获得有没距离?如果你还拿不准,听听一个开头: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以来,许多君王都败于享繁荣。他们不去奋斗探索创造,所以被下一个王朝代替。
——这是文章的开头,它的话题是什么?显然不是拒绝与收获,而是安乐与忧患。
三、开头的第一段要展现话题
。即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应试作文最稳妥最经典的开头。
四、文章生成过程中要分析话题
五、回答话题:对主要问题进行强调
。这是文章结构上“合”的需要,也是明确中心的必要。
六、 文体最好是议论文
理由是:
第一、本质的必要。话题作文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是一种讨论,是一种辩论,是一种议论文。所以本质文体是议论文。
第二、命题趋向的必要:话题单一转向复合而有思辩性能。
第三、是能力的必要。高中生写作能力的重点应是议论。
如果话题作文对提供的材料不流连、不依赖是过河拆桥。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及文体把握要抓住“话题”这个牛鼻子。写作中这样牢牢记住了,即使你再信马由缰,你也跑不了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7

作文要想不跑题,开头结尾提一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