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忏悔有几种?

我记得是哪部经里有记载的,说什么事忏、理忏、心忏、性忏还是什么的
还写的清清楚楚的怎么做才是属于某种忏悔
到底是哪部经记载的呢?忏悔到底是有几种?哪几种呢?

师兄,随喜您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您对佛法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给您转发这段,我们共同学习。

佛教常用的三种忏悔原理和对象解释

中国古代的祖师,依照佛经所述,将佛教的忏悔方法分为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

一;作法忏; 作法忏就是依靠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作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如果犯了戒,就必须在僧中发露,陈说自己所犯的戒,然后,经过一定程序的羯磨,也就是忏悔仪式的作业之后,犯戒的戒罪,便可以消除,犯戒者的内心重新获得清净,不会再为犯戒而懊恼,这便是经由作法忏而灭除了罪业。

律宗来说,忏悔时的作法是很重要的。所以作法忏特别为持戒的人所注重。从戒律的规定来看,犯戒的戒罪,也唯有经过如法的忏悔之后,才有可能灭除。

二;取相忏;取相忏就是在佛菩萨像前,发露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然后自贵于心,不计困劳的礼拜佛菩萨,以求见到瑞相。见瑞相后身心就会得到清净舒适,不再有懊恼,不再有罪恶感,于是过去所造的恶业便消除了。

《梵网》菩萨戒四十八轻中,第四十一条,“为利作师戒”说:“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像,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这便是取相忏。

总之,取相忏必须经由忏悔者,在佛菩萨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疼彻的忏悔和不断的礼拜。然后必须感得佛菩萨的瑞相,由瑞相的现前而获得灭罪。

   三;无生忏;无生忏就是观察恶业或罪业的由来,了知业性本空,只是凡夫的虚妄执着而已,追究恶业的由来,求之了不可得,无有生处。恶业既然是无生,也就没有恶业的存在。那又何用忏悔呢。因此必须先理解空慧理念,而自然达到忏悔的目的。这就是无生忏。

三种忏法的比较说明。

为什么佛教要设立这三种忏法呢?这三种忏法各有其依据的原理,和它所要对治的对象。

作法忏是依戒而设立的忏法,它所要忏悔的是遮罪。

取相忏是依定而设立的忏法,它所能忏除的,通于各种恶业。

无生忏是依慧而设立的忏法,它要忏除的是最重要的是性罪和罪根。

取相忏的虽功效比作法忏来的殊胜,但还是不够究竟。

取相忏和作法忏都是建立在有恶业(罪业)的前提下,来从事忏悔的。因为有恶业——自己承认造了恶业,所以必须忏悔,以求消除恶业。这种观念,似乎天经地义,不觉得有什么错,然而仔细探究起来,就会发现是有问题的。

   既然有恶业,——恶业是存在的,那么又怎能灭除它呢?反过来说,如果恶业是可以经由忏悔而得灭除,那么,这恶业就不是真正的恶业了,否则,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既是有恶业的存在,又说恶业可以经由忏悔而灭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存在的,就不可能灭除,它会永远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存在。恶业既然能够由忏悔而灭除,那么,恶业的存在并非是真实的。不是有自性的存在,如此恶业只是个虚幻的东西,虚幻的才能够加以灭除。

但是,恶业是虚幻的,也就是空的。空的还用忏悔吗?只要我们了解到恶业的真相,知道恶业的不实,无形中,恶业就消失了,不必我们再去忏悔。所以常被忏悔者所引用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段偈所表达的就是无生忏的道理。

无生忏与作法忏和取相忏不同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罪业的存在,以达到不见罪业,也不用忏悔的境界,而自然达成了忏悔。无生忏是需要空无自性的智慧,在智慧的观照下,才能够照见诸法实相,了知罪业不可得,作者、受者更是不可得。所以无生忏是依慧而设立的。

从戒定慧三学来说,慧的层次高于戒和定,慧也是持戒,修定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戒和定都不是究竟,唯有慧才是究竟的。戒与定只是修行上要达到慧的一种前方便。那么依戒而立的作法忏,和依定而立的取相忏,自然也就不如依慧而立的无生忏,来的究竟与圆满了。

所以作法忏只能忏悔遮罪,取相忏则能忏除遮性双罪,而无生除了忏除遮性诸罪之外,连最重要的五逆罪,杀父、杀母、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团、恶意出佛身血也都可以忏除。譬如,佛世有位“阿阇世王”,因为听信提婆达多的教唆,便讲父王杀害,夺取王位,然后自立为王。不久,果报现前,身上长疮,痛苦异常,虽有后悔之心,无奈恶业已成,无法挽救了,自认是地狱之人。但后来见到佛陀,在佛陀睿智分析之下,令他觉悟到,被杀害者、杀者本身都实无可得,那里有罪业呢?于是,本来必须堕五无间地狱受罪的五逆罪,就在无生理观之下,重罪轻报的过去了。

事忏与理忏

佛教除了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我们所熟知的忏法还可以分为事忏和理忏。事忏就是依靠有关事项来达到忏悔的。比如诵戒、诵经、拜佛、念佛、持咒、观想…………等等,都可以说是事忏,前面所说的作法忏、取相忏,都属于事忏。

理忏,就是由对道理的了解,来达成忏悔的。比方,前面介绍的无生忏所说,了解到业性本空,罪业是虚妄的,无作者,无受者,如此,无形中,内心的罪业感便会消失,达到忏悔的目的。——这就是理忏。而无生忏也就是理忏了。

(本段摘自于大风号,大风号原名凤凰号)

(注意关于理忏,净空老法师有开示望认真看看,否则会误解理忏;净空老法师在讲解《无量寿经》188集的第十讲说到;末後一句,是教我们「观罪性空」,这个是真实智慧。常说的,万法皆空,给诸位说,罪业也是万法之一,罪报也是万法之一,它是不是空的?是空的,一空一切空,那你的罪就真的是灭罪了。前面跟诸位讲的忏悔,忏悔一般讲有三类,伏业忏、转业忏、灭业忏,观罪性空是灭业忏。这个地方,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怕错会了意思,错会了意思,麻烦就大了。佛讲观罪性空,不要紧,多造一点罪业没关系,那你就坏了。你今天有没有观空?如果观空,头一个,我空、人空、万法皆空,才行。有一法不空,罪业就不空,果报就不空,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能错会了意思。所以,佛把这一句话列在最後一条。最後一条,真正是你能够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你再观罪性空,那行。事一心不乱都不行,到了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你已经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分破无明,你超越十法界了,往生西方是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这才行,你才能够修灭业忏,才能够灭掉罪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7
我叫中的忏悔,一般来说此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到或后悔,让天地知道他悔改了。后不再做错事了。好积善成德了。
第2个回答  2020-06-07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我知道最关键的一种,就是不二过。你不能做错了就去忏悔,每次都忏悔,但是每次,都不改,那就不是真忏悔。
第3个回答  2020-06-07
有八万四千种也可以说只有一种,万法归一,无非就是知错要改,后不复造,将之前的所有斩断。
第4个回答  2020-06-06
有3种:做法忏悔,取相忏悔还有无生忏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