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读懂一段话

如题所述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指导他们写好一段话。那么,怎样指导他们写好一段话呢? 一,围绕中心句,写好一段话 中心句一般是一段话中的第一句话,它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下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中心句的意思进行写作的。例:今天早晨的雾真大真美啊!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好像飘着一件无比宽大的纱衣。远处的山啊、房屋啊、田野啊、树木啊,全都笼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若隐若现,美丽极了。我走在上学的路上,也仿佛来到了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十分有趣。周围的同学也便走边谈论着:“今天的雾真大!”“是啊,我一起床就发现了这么大的雾呢!”例中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下面的四句话都是围绕“今天早晨的雾真大真美啊!”这句话进行具体描写:“白茫茫,乳白色”先写了雾的颜色,“无比宽大的纱衣”这个比喻写出了雾大雾美。再通过我的感受以及人物的对话进一步体现雾很浓很大。这一切,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作的。 二,使用连接词,写好一段话 连接词在文章里的作用很重要。它可以使文章变得通顺,条理清楚。特别在描写动作时,如果能准确使用连接词,可以一步一步地把动作过程描述出来。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洗碗了。我先拧开水龙头,放了一些水在洗碗盆里,还挤了几滴洗洁精在盆里,然后我轻轻的用手在水盆里划动了几下,水盆里立刻冒起了许多雪白的泡泡,整个个水盆里好像装了一大块蓬蓬松松的棉花糖。这时候,我一手拿起南瓜布,一手拿起一只碗,浸在水里擦洗起来,我里擦擦,外擦擦,泡泡粘在碗里碗外,还吸在我的手背上,滑溜溜的。擦洗好了,我又拧开水龙头,把碗对着水龙头冲洗,不一会儿,一只碗就洗得干干净净,亮晶晶了,好像新买的一样,还能照出我的影子来呢!例文中作者用:“先......还......然后......这时候...... 擦洗好了”这几个表示动作先后的连接词,把洗碗的顺序写得十分清楚。 三,点面结合,写好一段话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喜欢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来丰富教学内容,并抓住活动情节引导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下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场面,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例如有一次,我在班上创设了一个老师背书给学生听的活动:老师开始背书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看着老师。我心里却暗暗的想:老师,您千万不能背错啊!要不然,您就要出洋相了。就在我为老师捏了一把汗的时候,只听老师清了清嗓子,然后手拿着扬声器,胸有成竹的背了起来。老师一字一句的背着,那声音真好听,好像山涧流淌的清泉一样清脆悦耳。时间一分一秒的嘀嗒着,不一会儿,老师就把《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完了。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不约而同的为老师鼓起掌来,那掌声热烈而又持久。在这段描写老师背书场面的话语中,写面的话句有:“老师开始背书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看着老师”、 “时间一分一秒的嘀嗒着,不一会儿,老师就把《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完了。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不约而同的为老师鼓起掌来,那掌声热烈而又持久”。还写了我和老师这两个点。这样有点有面的描写,可以说是把一个精彩的背书场面写具体生动了。 四,动静结合,写好一段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处美丽的景物。在写景物时,我告诉学生要注意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它们的外形、颜色等内容,这是写静态描写;还要写景物的变化,比如风雨中的姿态。这是动态描写。只有动静结合进行描写,才能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例:家乡的小河边种着一排柳树,春天来了,柳枝上抽出了嫩绿的叶子,弯弯的柳枝垂在水面上,好像柳树姑娘在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一阵春风吹来,柔柔的柳枝划过水面,水面就漾起一条条波纹,美丽极了。在这段话中,指导学生先描写嫩绿的柳叶和弯弯的柳枝是静态描写,然后写了柳枝随风摆动划开水面是动态描写。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能把景物写具体、形象,增强景物的美感,流露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以上几点是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好一段话的常见训练方法。当然在写作实践中,还有很多很好的指导训练方法。写作方法和行文技巧是写好文章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千方百计辅导学生把握和灵活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